广西巴马小型猪实验化培育

来源:《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986—1987年,广西大学王爱德等曾两次到产区调查,确认广西小型猪资源较丰富,有两个地方类群:巴马香猪和环江香猪。二者体型外貌相差甚大,小型环江香猪体型较大,成年体重60kg左右,大型环江香猪体型更大;毛色全黑。经评估,决定选用巴马香猪作为原始材料,进行实验用小型猪定向培育和相关实验动物化的研究。

广西巴马小型猪来源于巴马香猪。巴马香猪(BA-MA Xiang-Pig)属华南型猪,主要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当地人将其称为“冬瓜猪”、“芭蕉猪”;又由于其肉昧鲜香,而得名为“香猪”;新中国成立前该产地为恩隆县七里区,故又称之为“七里香猪”。当地群众饲养巴马香猪历史悠久,喜食10kg左右(3~4月龄)的乳猪;其肉味鲜美,亦是华南名菜烤乳猪的最佳材料。巴马香猪体型较小,成年体重50kg左右;毛色为头臀黑、其余白的“两头乌”(肩、背、腰部偶有大小不一的黑斑);多产,性早熟,小公猪75日龄左右就可配种;耐粗饲。

王爱德等从原产地将巴马香猪2头公、14头母作为零世代原始基础群,引入广西大学(原广西农学院)牧试站内,进行了20多年实验用小型猪的培育及有关研究。

一、培育方法

(一)封闭繁育

首先确立了封闭群的培育目标,即要培育出体型尽量小,两头乌、毛色整齐或白毛占体表面积更大,繁殖性能好,明确其有关生物学特性,遗传性稳定,达到一定近交程度,适于实验应用的小型猪品系。

由于作为原始材料的巴马香猪本来就是小体型,不必为导入小体型基因而杂交;又由于巴马香猪毛色为“两头乌”,白毛占体表面积大,可直接实验应用,不必为获白毛基因而导入体型大的白毛猪。因此,为加快选育进度,不采用国外常用的杂交选育方法,而采用纯繁选育。1987—2007年对广西巴马小型猪采用基础群内闭锁繁育的培育,又称为封闭繁育,即采用群体继代的品系繁育方法。同时为既避免近交衰退风险,又使群体近交系数能以适当速度上升,主要采用群内随机交配方式,也有半同胞近交和少量的亲子、全同胞近交方式。

每世代尽量给予均一饲养条件,配合饲料消化能11.66MJ/kg,可消化蛋白质112g,粗蛋白质含量14.77%,粗纤维含量7.08%,钙含量0.52%,磷含量0.54%。为选择小体型,采用限制饲养方式,2~7月龄后备母猪日给配合饲料0.23~0.50kg;妊娠、哺乳母猪日给饲料量1.0kg左右。重视防疫卫生,定期消毒猪圈,定期注射疫苗及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二)近交繁育

自1998年开始,从10世代封闭群内选择全同胞兄妹组成几个近交家系,按照传统的小鼠近交模式进行连续全同胞或亲子近交配研究,已取得新进展。为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提供遗传更为稳定、结果偏差更小的实验结果。

二、培育结果

(一)封闭繁育

1.有效群体含量及近交系数  有效群体含量(M)表示与实际群体有相同基因频率方差或相同的杂合度衰减率的理想群体(规模恒定、公母各半、随机交配、小群体间无迁移、世代间无交叉等)的含量。当留种方式和公母比例不同时,有效群体含量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当公母两性数目相差很大的情况下,可计算其调和均数,取调和均数的2倍,就得到有效头数(含量)。广西巴马小型猪0、1、2、3、4世代有效群体含量分别为6.93、13.44、11.42、7.45、10.76。近交系数表示纯合相同的等位基因来自共同祖先的一个大致百分数,也是杂合基因比近交前所占比例减少了多少的一个度量。广西巴马小型猪2、3、4世代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9.18%、22.50%、35.32%。

2.生长发育

如表3-1所示,各世代相同月龄后备猪的体重、体尺差异不显著。第4世代3、4、5、6、7月龄后备猪体重分别为9.6±1.6kg、12.5±2.6kg、16.4±3.4kg、20.3±3.5kg和23.6±3.5kg。7月龄体长、胸围、体高为68.2cm、67.1cm、36.2cm。从初生至7月龄,第1、2、3、4世代日增重分别为0.097kg、0.108kg、0.097kg和0.108kg,差异不显著。

经测定,第1世代12月龄母猪体重(kg),体长、胸围、体高(cm)分别为39.33±3.73kg,83.67±0.94cm、75.67±2.72cm、42.63±0.69cm;18月龄母猪分别为44.44±4.70kg,88.58±4.89cm、77.33±4.75cm、42.75±1.21cm;24月龄母猪分别为51.92±4.06kg,89.00±5.59cm、84.00±1.85cm、43.46±1.93cm。第4世代13~18月龄妊前期母猪(图3-1、图3-2)体重29.88±3.83kg,与第1世代比较,体重较小的原因除由于选择小体型外,也与限制饲养、离乳后妊前期体况较瘦有关;第4世代11~13月龄公猪(图3-3)体重21.67±3.05kg。

3.体型外貌与毛色  广西巴马小型猪体型矮小短圆,背腰稍凹陷,腹稍大下垂。头轻小,嘴筒长直,额平无皱纹,眼角上缘有两条平行皱纹,耳小直立。毛色为“两头乌”(图3-4,4世代),即头至颈前部1/2或1/3处及臀部为黑毛,颜面正中有2~3cm宽白斑伸至鼻端。其余为白毛。个别猪颈背腰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黑白毛交界处有2~5cm宽的黑皮肤、白毛,形成灰色带。被毛纤细柔软,尾长过飞节。零世代原始基础群中,除有意引入耳心具有少量白毛变异的1头公、2头母外,其余1头公、12头母均为标准“两头乌”毛色(无大、小黑斑者)。虽各世代都很注意严格选择标准“两头乌”毛色猪留种,并严格淘汰花斑猪,但后代中仍不断有毛色分离、并有花斑猪个体出现。但由于连续多世代选择,还是有一定效果。据统计,从第1~第6世代,体躯毛色为标准“两头乌”者由70.44%上升至80.89%;大黑斑者从4.4%下降至1.00%;小黑斑者从25.10%下降至18.11%。

白耳心公、母猪经多世代连续选配,群体中白耳心从0.63%上升至9.43%;单白耳从5.10%上升至16.61%;双白耳(图3-5)从5.10%上升至38.96%。还出现了一些半边白头个体,甚至还出现了个别全白头、黑臀个体(图3-6)和黑头、白臀白尾的个体(图3-7)。

4.繁殖性能  从表3-2可见,广西巴马小型猪第0、1、2、3、4世代初产产仔数分别为9.18、7.96、8.57、9.29、8.64头;二产产仔数分别为9.76、9.03、9.38、10.60、9.90头,各世代母猪产仔数差异不显著。第0、1、2、3、4世代初产初生重分别为0.56、0.53、0.64、0.53、0.55kg;二产初生重分别为0.58、0.57、0.58、0.56、0.57kg,各世代初生重差异不显著,初产和二产初生重差异也不显著。第0、1、2、3、4世代母猪育成率初产分别为88.24%、94.35%、90.43%、94.73%、97.22%;二产分别为90.16%、96.01%、83.48%、88.02%、94.10%。

小型猪产仔数一般较少,如哥廷根小型猪5头、美国小型猪5~8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初产8.5头、经产10头左右(图3-8),是宝贵的多产小型猪。

 (二)近交家系的培育

1998年,研究人员从10世代封闭群内选择全同胞兄妹组成几个近交家系,进行连续全同胞或亲子近交(图3-9、图3-10、图3-11),到2008年完成了广西巴马小型猪近交系10世代的培育。其体型外貌特征更加一致、体重逐步减轻,其生长发育情况详见表3-3。

从表3-3可见,广西巴马小型猪1世代和17世代体重比较,12月龄母猪分别为39.33kg和29.40kg;18月龄母猪分别为44.44kg和35.00kg;24月龄母猪分别为51.92kg和45.74kg。可见,经多年向小体型方向选育,广西巴马小型猪母猪体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24月龄公猪的体重为41.37kg,仍然低于同龄母猪。

三、讨论

(一)关于命名问题

由于是以广西巴马香猪作为原始材料,命名时首先突出了原产地“广西巴马县”;又据国际惯例,将实验用小型猪统称为“小型猪”。1994年鉴定专家将育成的实验用小型猪品系定名为“广西巴马小型猪”(Guangxi BA-MA Mini-Pig),简称“巴马小型猪”。

(二)近交程度

引入的巴马香猪作为零世代、原始基础群,据常规将其近交系数定义为0,第4世代广西巴马小型猪近交系数理论值虽为35.32%,但其实际值应该更高。理由有两点:其一,引入的原始基础群在原产地已经过连续多世代较高度近交,已是具有较高近交程度的亲缘群体;其二,各世代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等生物学性状遗传性较稳定;极少出现畸形、生活力下降等退化个体。

(三)体重增长规律

1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母猪体重,第1世代和第4世代分别为39.33kg和29.88kg,相差甚大,第4世代广西巴马小型母猪7月龄体重23kg;哥廷根小型母猪7月龄体重较轻,为19kg。广西巴马小型母猪13~18月龄体重29.88kg;但哥廷根小型母猪12月龄体重却稍重,为34kg。7月龄时广西巴马小型母猪体重较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12月龄左右时,广西巴马小型母猪体重反而较哥廷根小型母猪轻,分析原因主要由于广西巴马小型母猪产仔数多、育成率高,再发情配种间距短,妊娠、哺乳负担重,使其12月龄后体重增长速度显著减慢。

通常同品种、同品系公猪体重大于同龄母猪。如哥廷根小型猪12月龄体重:公猪40kg、母猪34kg。但广西巴马小型猪公猪体重却低于同龄母猪,如第4世代12月龄体重:公猪21.67kg、母猪29.88kg。而且,广西巴马小型公猪体重还明显低于同龄哥廷根小型公猪,如12月龄广西巴马小型公猪21.67kg、哥廷根小型公猪40kg。分析是由于广西巴马小型猪公猪性成熟特早(后详述),性机能很旺盛,影响食欲,使其体重增长迟缓,从而形成了更小的体型。

(四)产仔数

小型猪产仔数一般较少,如哥廷根小型猪产仔一般为5头、美国小型猪为5~8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初产8.5头、经产10头左右,是宝贵的多产小型猪。

综上所述,经6年小群封闭5世代(1987~1993年、0~4世代)的培育结果如下:广西巴马小型猪具有一定的近交程度,主要性状(如生长发育、繁殖性能)遗传性较稳定,是优良基因纯合度较高的亲缘群体。体型矮小,12月龄母猪体重30~35kg、公猪20~25kg;24月龄母猪体重40kg左右、公猪35kg左右。毛色理想,为“两头乌”,白毛占体表面积92%以上;白毛变异者白毛占体表面积增大。繁殖性能好,初产8.5头、经产10头左右,具有宝贵的多产性,且性成熟早、护仔性强、泌乳性能好、育成率高、断乳后再发情间距短。可确认广西巴马小型猪是优异的、适于实验用的小型猪品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