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微生物和寄生虫 , 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般而言 , 实验动物中 , 其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控制等级越高、不确定因素和干扰因素越少 , 其实验结果就越准确、越可靠。
( 一 ) 监测意义
1. 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实验动物被集中饲养 , 由于活动空间相对狭小 , 动物繁殖快、数量多、互相影响大 , 当受到外界或动物间各种病原体感染时 , 极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实验动物 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 除造成动物死亡外 , 还会干扰实验的顺利进行 , 引起生物制品的污染 , 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2. 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定期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环境设施、饲料、垫料和饮水等的监测 , 为确保实验动物符合控制等级要求提供了基础保障 ; 对各级实验动物群进行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 , 可以确定 各级实验动物是否符合原定级别 , 有利于排除不确定因素 , 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可 控 , 从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也可以对实验动物不应有的病原体的入侵 , 及早 采取措施 , 以免疫情扩大 , 导致动物的死亡、实验的终止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 二 ) 监测方法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检测具体操作方法详见《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GB/T14926.1~14926.64) 和《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寄生虫学检测方法》 (GB/T18448.1~ 18448.10), 检测方法归纳起来有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细菌、真菌和寄生虫以病原学检 测为主 , 血清学检测为辅 ; 但有些病原体也逐渐使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 如支原体、泰泽氏病原 体、弓形虫等。病毒的常规定期检测以血清学为主 , 而疾病诊断则以病原学检测为主。
1. 监测项目的选定
我国经过十多年来对各地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情况的调查 , 结合其他国家的规定和经验 , 制定了我国瞄齿类、兔、犬、猴和鸡的微生物学以及寄生虫学等级标准 , 各地方和 各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验动物病原的流行情况全部或选择增减项目实施监测。
2. 采样数量采样的动物数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 健康的动物群体取样数量根据生产繁殖单元大小来决定 ( 表 2-10) 。
3. 检测频率
国家标准 (GB14922.1,GB14922.2) 规定了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检测频率。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元特定病原体动物每 3 个月至少检测动物 1 次 ; 无菌动物每年检测动物 1 次 , 每 2~4 周检测 1 次动物的生活环境标本和粪便标本。一般来说 , 一旦病原体入侵动物群体引起感染 , 初期分离病原体较容易 , 随后抗体的检出 率上升 ,2~3 个月后可因某些个体抗体水平的降低以及新出生的非感染个体的增加等原因 ,抗体检出率下降。
4. 采样方法
可用随机抽样法或哨兵动物法。随机抽样法采样时 , 宜在动物群中不同方位随机采取育成动物 , 选择至少 4 个不同的位置采集样品。哨兵动物法将经过检测符合质量要求的同种系 实验动物即哨兵动物放人群内 , 不时调换位置 , 饲养一定时间后解剖检查抗体或病原。采样样 品从采样点到检测实验室运输途中应保证动物的安全和避免污染。一般来说 , 无论病原学或 血清学检测 , 检测结果阳性者表示该群动物有该病原体感染的存在。但作为疾病病原体的确 定 , 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如果检测结果阴性 , 一般来说可作为无此病原体存在的依据。但检测 结果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 取材数量、感染率的高低、取材频率、取材对象 ( 动物年龄、疾病 的早晚期等人方法学的选择 ( 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 ) 、方法学的敏感性等 , 均与检测结果密切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