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回避”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它们一般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机制来回避与近亲个体的交配和繁殖。比如,某些动物的某一个性别会在性成熟前被迫离开其出生地,远行到其他地方,并与那里的同类繁衍后代;如果分布区域狭窄,它们也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辨别机制,来区分自己的亲属和非亲属。
而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它们主要借助其身上携带的某些气味来实现“近亲回避”。一般每只动物个体之间的气味不同,但是相互之间亲缘关系越近,它们所携带的气味相似程度就越高,这种气味就是所谓的“亲缘气味”。
目前,科学家已经在金色中仓鼠、野生北美河狸、布氏中仓鼠、安哥拉隐鼠、拜氏黄鼠和金背黄鼠等小型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了“亲缘气味”的存在。但还是首次在大型哺乳动物大熊猫的研究中,发现成年雄性大熊猫极有可能存在“亲缘气味”。
据从事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刘定震介绍,在长达三年的研究中,科研人员从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30多只圈养大熊猫身上,分别采集了交配季节和非交配季节的肛周腺分泌物样品和尿液样品,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分析技术,对每份样品的化学物质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结果发现,在每年春夏的大熊猫交配季节,成年雄性大熊猫尿液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成分相似性指数,与大熊猫的亲缘关系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这表明成年雄性大熊猫在繁殖季节的尿液中极有可能包含了‘亲缘气味’,成年雌性大熊猫嗅到了这种气味,并判断出与自己可能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时,可能就会主动疏远这只雄性大熊猫,而不和它亲近,即不表现‘性趣’。”刘定震说,“这一研究结果尚需要进一步的行为学验证,同时,该结果目前只能解释雌性大熊猫性欲低下的现象,并不能够解释雄性大熊猫的行为。”
他分析认为,圈养大熊猫和动物园的其他一些动物一样,长期暴露在游客的眼光下,活动空间狭小,精神紧张,很有可能影响其正常性欲,尤其是雄性动物。
目前,刘定震带领的课题组正在对圈养大熊猫的紧张程度和性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究大熊猫“传宗接代”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为做好我国的大熊猫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