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⁶。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EBOV的自然宿主虽尚未最后确定,但已有多方证据表明猴子及猩猩等野生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有EBOV感染现象。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实验室检查常见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严重减少和转氨酶升高(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诊断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出现IgM抗体提示感染);用ELISA检测血液、血清或组织匀浆中的抗原;用IFA通过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细胞中的病毒抗原;或者通过细胞培养或豚鼠接种分离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有时可在肝切片中观察到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埃博拉病毒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006年2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负责人加里·纳贝尔称,预防致命性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了最初的人类安全检测,其令人充满希望的迹象表明,这种疫苗能使人类免受此病的感染。已经有21人接受了早期测试的试验性疫苗。不过纳贝尔提醒说,仍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证实这种疫苗是否成功。纳贝尔和研究中心的同事从含有3个埃博拉蛋白质的DNA中研发出疫苗。他们说,这种疫苗能令猴子对埃博拉有免疫力。疫苗不仅能抑制这种病的传播,还能保护医生、护士和动物饲养员,以防患于未然。
2014年8月9日,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同时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这让世界为之惊喜。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高官也不断提醒各国重视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丰富经验。
2014年9月8日,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发一种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测试疫苗,并且计划九月开始在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测试。一旦伦理申请获得通过就会开始进行试验。如果这种疫苗效果良好,这项研究将延伸到西非的冈比亚和马里。研究人员希望这种疫苗能够让这些国家的人们防止感染这种病毒,但是首先要在未感染的人群中对这种疫苗进行测试。这种埃博拉病毒已经被证实非常难以控制,目前只能够对药效和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估。这种疫苗含有埃博拉病毒的一种蛋白质,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引发免疫系统反应。研究的第一阶段将在60位健康志愿者身上进行试用。如果证实这种疫苗安全而且有效,那么它就会被用于冈比亚和马里的80位志愿者。到2015年,这种疫苗有可能在这些病毒爆发的国家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2014年9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称,年底前可能将有大规模疫苗,用于控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蔓延。虽然科学家在对两种疫苗进行试验,但目前没有得到批准的疫苗。根据计划,到年底前生产的疫苗数量,将能够对疫情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据认为,目前埃博拉疫情已造成5个西非国家5800多人感染。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做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为止,仍然是未解之谜。这是一场人类与埃博拉病毒之间的博弈,而这场博弈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