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院士:用一辈子与缺氧较上劲

来源:医药经济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1月29日,在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里,国内医学界豪华盛会——第九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4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隆重举行。为了秉承吴阶平院士等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高尚医德医风,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攀登医学技术科学高峰,提升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被誉为我国医学界“诺贝尔奖”的吴阶平医学奖,今年授给了我国高原医学的奠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我国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两位医学泰斗。在颁奖大会现场,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高原医学的奠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众所周知,在高寒、空气稀薄和道路崎岖的恶劣环境下做医学研究异常艰难。记者疑惑地问他,是什么原因能让他舍下远在美国的父母妻儿坚守在青藏高原?是什么能让他在数十年的高原科研生涯中,14处骨折,两眼白内障,鼓膜被击穿,却仍深深迷恋这片雪域高原?吴天一的回答很平淡,“我热爱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热爱高原医学。”

高原病研究50年如一日

“今天拿到这个荣誉,我非常激动。因为这是国内医学界最高荣誉第一次授予来自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地区的医生,第一次授给一位从事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研究的塔吉克族科技工作者。”吴天一坦言。

他自称,上世纪50年代末,河南、山东等地的大批有志青年西进,擎起建设西部的大旗。很快,建设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当时,关于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高原特发性疾病的研究很少。“身为医生,我似乎觉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了。”

吴天一用十几年的时间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取得了10万份以上的特别是藏族人的生理数据和血样,又有10年低压舱里面模拟高原环境,进行人体和动物实验,他研究得出“我国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获得了最佳高原适应性”的结论。他提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系统被国际高山医学会接纳为国际标准,并将首部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命名为“青海标准”在全世界实施。

2001年,架设在4500米海拔的青藏铁路破土动工,其中高寒缺氧对建设大军的严峻威胁是对高原医学的巨大挑战。要防治高原病,就必须解决人们对高原低氧的适应问题。吴天一被任命为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的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的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针对青藏铁路建设中大群体、高海拔、长期施工的特点,他提出的“三高三低”急救措施,建立了一系列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

“受到切肤之痛。我认识到,防治高原疾病刻不容缓。”吴天一说,人体缺氧是对高原地区生产和建设最核心的挑战。正因如此,除了每日的临床工作,积累资料、探索高原病因便成了这位军旅医者全部的生活内容。这一干就是50多年。

青年强则国强

目前,全球在高原地区生活的人口有3300多万。高原医学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高原环境下引发的疾病,了解和增进人在高海拔地区的生理适应机制和维系健康能力,以及高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当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在高海拔地区进行系统测量,并由此形成了急性高山病发病机制的科学研究成果,获得高度评价,被高山医学会授予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他提出的急救方案保护了在5年建设中14万余名建设工人零死亡,被国际上誉为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吴天一表示:“不仅仅是高原缺氧,很多临床的疾病,如心血管,呼吸道,肿瘤等方面的疾病,缺氧都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它对普通医学的缺氧问题也有间接的作用。”当他谈到,自己看到同事在海拔4000米的低压舱里做实验突然倒下时,吴天一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高原医学研究,很重要,但很苦,需要有肯拼肯奉献的团队。”他认为,有这样的年轻团队,国家的医学事业才会有希望和未来。

人物介绍

吴天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专家,卫生部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青藏高原长期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在人类高原适应学科领域,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引起国际广泛关注。,是我国人工关节领域的开拓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