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 ( 克隆 ) 的基本技术程序(二)

来源:《实验动物管理与实用技术手册》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 一 ) 供体细胞的准备

供体细胞的准备是核移植技术最为关系的一环 , 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作为核供体的细胞可以是胚胎细胞 , 也可以是 ES 细胞或 ES 样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未分化的PGCs 或高度分化的成年动物体细胞。

1. 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

哺乳动物胚胎细胞核移植实验证实,从 2 细胞期到内细胞团的胚胎细胞团细胞都具有发育的全能性,都可以作为供体细胞。然而供体细胞的胚胎的胚龄和类型对核移植结果有时产生一定的影响。哺乳动物的胚胎细胞核移植时一般选择 16~32 细胞期的胚胎细胞作为例较为合适。Zakharchenko(1996)等的研究则发现,晚期桑葚胚的核移植效果最好,且体内胚胎优于体外胚胎。

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阶段对核移植胚胎的发育率也有重要影响。小鼠核移植试验的早期研究曾表明,融合晚期的供体和受体细胞可取得最好的胚胎发育率。Wilmut等(1997)用血清饥饿法将绵羊的乳腺上皮细胞静止在G0期,成功获得了成年体细胞的克隆羊,进一步表明细胞周期调控对核移植效果的重要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