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RISPR实现斑马鱼高效基因敲入

来源:《Oncotarget》期刊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近期,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报道称,他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开发出了一种内含子为基础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实现高效的斑马鱼基因敲入(knockin)。这一重要成果发表在六月十九日的国际肿瘤权威期刊《Oncotarget》。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杜久林(Jiu-lin Du)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199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8年在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中科院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是感觉整合与学习记忆行为产生的分子、突触和神经回路机制,以及血管发育和功能的神经调节。

 

    敲入动物是生物学研究的多功能工具。例如,为了了解致死基因在胚胎后期功能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通常使用敲入动物——在感兴趣的基因组位点携带loxP插入,产生条件性基因敲除动物。敲入介导的特异性细胞荧光蛋白标记或内源性蛋白,为在体内跟踪这些细胞或蛋白质动态,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斑马鱼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脊椎动物模型。虽然锌指核酸酶(ZFNs)、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ALENs)或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斑马鱼功能缺失基因组编辑,已经陆续开发出来,但是基因敲入方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缺乏可行的方法,将一大段DNA序列插入特定的基因组位点,成为斑马鱼相关研究的一个瓶颈。

 

    在今年四月份,该研究小组在《Cell Research》报道了一种新的基因敲入方法。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他们利用同源指导修复(HDR)介导的小鼠基因敲入和NHEJ(同源末端连接)介导的细胞培养物供体基因整合,开发出一种CRISPR/Cas9介导的、高效的斑马鱼基因敲入策略,可以广泛应用于标记不同的细胞类型,以及标记内源性蛋白。采用这种策略,研究人员特异性地标记了多巴胺能神经元、血清素激活的神经元、胶质神经细胞和内皮细胞。研究人员还成功地在内源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羧基端加入了一个EGFP标签。

 

    在这个基因敲入系统中,研究人员从靶基因的一个内含子挑出一个sgRNA靶标,跨越sgRNA靶位点到靶基因的3’基因间隔区的一段DNA序列,加入到供体质粒中,作为同源臂。因为这一策略保留了完整的阅读框和靶向内源基因的5’和3’调控元件,所以保持了靶基因的完整性。

 

    此外,sgRNA靶标的内含子设计,可以避免NHEJ引起的外显子中的不精确整合,所有插入事件都是框内的,因此与外显子为基础的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可带来高三倍的敲入效率。在供体质粒中加入右臂——靶基因的3’基因间隔区,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这项研究表明,对于供体的制备来说,质粒臂的长度并不重要,只要臂序列满足几点要求:1)sgRNA必须包含在左臂的内含子部分;2) 包含mRNA全部3’UTR序列的 3’基因间隔区必须包含在右臂。

 

    保证成功基因敲入的另一个关键点是,sgRNA的裂解效率。几个sgRNAs可以被设计成靶定左臂的内含子序列,应该挑选具有最高切割效率的sgRNA,进行敲入实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