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裸鼹鼠缺氧适应性极强
来源:科学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9日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网站近日报道称,该校研究人员发现,长期生活在地下的非洲裸鼹鼠的大脑组织可经得起超过半小时的极端缺氧状态,这远比其它哺乳动物脑组织所能承受的时间要长。该发现为更好地治疗因突发心脏病、中风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脑部缺氧提供了线索。
非洲裸鼹鼠是一种长期生活在地下近2米深的洞穴中的群居性小型啮齿动物,群居数量可达300只。由于环境拥挤,洞穴中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而氧含量很低。对于其它任何一种哺乳动物来说,这样污秽的空气可能是致命的,会导致大脑损伤,而非洲裸鼹鼠则可安之若素。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生理学副教授约翰·拉尔森和生物医学教授托马斯·帕克研究发现,非洲裸鼹鼠具有极强的抗低氧能力,不仅其肺部和血液具有缺氧适应性,其神经细胞也具有很强的缺氧适应性,使得它们的脑细胞可在其它哺乳动物所无法忍受的低氧环境下保持正常功能。研究人员表示,在最极端状况下,裸鼹鼠的神经细胞在缺氧状态下保持功能的时间是普通老鼠的6倍。
研究人员还发现,裸鼹鼠的神经细胞会呈现出一些电生理学的特性,使得这种动物保持着未发育成熟期的某些特点。所有哺乳动物的胎儿在子宫内都处于一个低氧环境中,它们在发育过程中能够适应这种环境,人类婴幼儿的大脑在早期阶段也会保持这种抗缺氧的能力。但与其它哺乳动物不同的是,裸鼹鼠会将这种能力一直保持到成熟期。
研究人员认为,找到裸鼹鼠保持抗低氧能力的原因,会有助于了解脑神经细胞的存活机制,从而帮助那些因心脏病、中风或溺水等原因而脑部缺氧的病人,以避免他们的大脑遭受永久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