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伴随着人们开始在实验室从事传染性微生物研究,实验室感染事件就不断发生。19世纪末就有实验室相关的伤寒、霍乱、鼻疽病、布鲁氏杆菌病和破伤风病的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日本、德国、俄国等为了开发生物武器,开始研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1979年,前苏联生物武器研究基地(叶卡捷琳堡,旧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杆菌泄漏,官方报道的数据为79人罹患肠胃炭疽,其中64人死亡,还有人通过皮肤感染,但根据当时医生的记录,外界估计造成了上千人的感染死亡事件。
1941年,Meyer和Eddie发表了在美国所发生的74例实验室相关的布鲁氏杆菌感染事件的调查报告,认为处理微生物培养物或标本以及吸入含有布鲁氏杆菌的灰尘等是导致实验室人员感染的主要因素。1949年,Sulkin和Pike发表了他们的第一篇实验室相关性感染的调查报告,分析了222例病毒性感染者,包括21例死亡病例。结果表明,至少三分之一病例的感染原因与操作传染性动物或组织有关;27例可以根据记录判断是事故引起的。到1976年,Sulkin累计调查的病例数已达到3 921例,其中仅18%可以追溯到已知的事故,80%以上的病例与感染性气溶胶暴露有关。
据报道,在WHO所分类的1 415种人类疾病中,有61%的疾病属于人动物共患病。在人类所知的300多种传染病中,除1O余种只感染人类之外,其余的都是人动物共患传染病。近年发生的175种新发传染病中,有132种是人动物共患病,占75.4%。表5-1是Kruse对1980年以前报道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统计数据。应注意,公开报道的职业性案例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
表5-1 最常报道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2005年,我国农业部公布了《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包括一类动物病原微生物(风险等级Ⅳ):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猪水泡病病毒、非洲猪瘟病毒、非洲马瘟病毒、牛瘟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牛海绵状脑病病原、痒病病原。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风险等级Ⅲ):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绵羊痘/山羊痘病毒、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三类动物病原微生物(风险等级Ⅱ):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微生物: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副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致病性链球菌、李氏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嗜水气单胞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腐败梭菌和其他致病性梭菌、鹦鹉热衣原体、放线菌、钩端螺旋体;牛病病原微生物:牛恶性卡他热病毒、牛白血病病毒、牛流行热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腹泻/黏膜病病毒、牛生殖器弯曲杆菌、日本血吸虫;绵羊和山羊病病原微生物:山羊关节炎/脑脊髓炎病毒、梅迪/维斯纳病病毒、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猪病病原微生物: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丹毒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密螺旋体;马病病原微生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动脉炎病毒、马病毒性流产病毒、马鼻炎病毒、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溃疡性淋巴管炎假结核棒状杆菌;禽病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禽痘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禽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鸡毒支原体、鸡球虫;兔病病原微生物:兔粘液瘤病病毒、野兔热土拉杆菌、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兔球虫;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 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Taura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黄头病病毒、草鱼出血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鲍球形病毒、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蜜蜂病病原微生物:美洲幼虫腐臭病幼虫杆菌、欧洲
幼虫腐臭病蜂房蜜蜂球菌、白垩病蜂球囊菌、蜜蜂微孢子虫、跗腺螨、雅氏大蜂螨;其他动物病病原微生物: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犬副流感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综合症病毒、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水貂病毒性肠炎病毒。四类动物病原微生物(风险等级I):危险性小、低致病力、实验室感染机会少的兽用生物制品、疫苗生产用的各种弱毒病原微生物以及不属于第一、二、三类的各种低毒力的病原微生物。
有些动物病原体不引起人类发病或症状很轻,但近年来,H1N1、H5N1、H7N9流感多次在全球的人群中爆发流行。例如,甲型H1N1流感,2009年3月中旬首次在墨西哥暴发,随后的3个多月时间,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其是由A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A/H1N1)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WHO初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人感染猪流感”,2009年4月30日又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并自2009年4月份开始至6月11日连续4次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高,直至最高级别6级。我国原卫生部于2009年4月30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并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截至2009年7月6日,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波及全球五大洲,累计报告的确诊病例数94512例,死亡病例429例,平均病死率为0.45%。
除动物病原微生物外,尚有许多人间传染性疾病。我国原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共包括病毒160种,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合计155种,以及病原体Prion;其中包括了多种人动物共患病。
在我国实验动物机构,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流行较为广泛,不断有实验动物感染和实验人员感染的案例出现,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健康损害,甚至导致死亡。2003年,北京、台湾发生了实验室源性SARS病毒感染事件。2010年底,我国某动物医学学院未按国家管理规定购买和对实验用山羊进行现场检疫,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未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无有效防护措施,导致暴露者(4名教师、2名实验员、110名学生)中的27名学生及1名教师确诊感染布鲁氏菌。2014年,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在西非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实验动物机构饲养或使用的动物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有潜在的感染风险,如果研究病原微生物,也有潜在的感染风险,生物危害是实验动物机构存在和面临的重要职业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