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环境的卫生

来源:《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标准条款

6.7  饲养环境的卫生

6.7.1  应保证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卫生条件有益于动物健康。

理解要点

6.7.1  要求实验动物机构应保证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卫生条件有益于动物健康,是基本要求。

根据建设原则,实验动物设施的选择应尽量避免自然疫源地、交通要道、污染区域,与其他建筑或生活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选择自然条件比较好的上风地区。设施的设计合理,分区布局合理,人员进出、物品进出、动物进出路线布局合理。建设材料选择无毒、耐腐蚀、易清洗、易消毒灭菌,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笼具设计科学合理,易于良好通风和清理,制造材料选择无毒、耐腐蚀、耐高温高压、易清洗、易消毒灭菌。

在运行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建立检测、监督与评价机制等。保证实验动物饲养卫生条件需采取综合措施。

标准条款

6.7.2  应定期清理动物设施的所有区域并进行消毒,包括笼盒、食盒、水瓶、饮水嘴等所有设备及其附件,频率应根据使用情况及污染特性而定。

理解要点

6.7.2  要求实验动物机构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动物设施的所有区域,细的频率应根据动物种类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饲养密度不同、设施使用情况及污染情况等不同进行充分的评估后制定政策和操作规程。

标准条款

6.7.3  应优先选用物理的方法清除异物、摊泄和代谢物、食物残渣、潮湿、有害物质、气味、颜色、微生物、藻类、害虫等,不应使用对人和动物有毒有害、有气味、易残留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理解要点

6.7.3  要求优先选用物理的方法清除异物、排泄和代谢物、食物残渣、潮湿、有害物质、气味、颜色、微生物、藻类、害虫等。

物理方法包括机械、通风、高蒸汽、水冲等。在清洁和消毒的程序上,一般是先清洁后消毒(但清理含病原微生物的材料需要先消毒),在清洁方法选择上尽量优先选用物理的方法清除异物,使用如铲除、刮除、磕除、扫除、拖洗、水冲、水泡、水洗等方法,必要时使用清洁剂。消毒方法也尽量使用物理方法如高温高压、辐射、干烤、紫外线照射等,必要时使用化学消毒剂。当用紫外线对房间消毒时,应在没有工作人员和动物的情况下进行。

实验动物机构在选用清洁剂和消毒剂时应进行综合评估,认为没有问题时才能采购、入库、发放和使用,不能因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对人和动物产生不利影响。

标准条款

6.7.4  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程序和计划,包括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选择、配制、效期、有效成份、效果监测等内容,以及清洁消毒方法和周期等,也包括防治、控制及清除害虫的程序及计划,并培训相关的人员。

理解要点

6.7.4  要求实验动物机构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程序和计划,包括防治、控制及清除害虫的程序及计划,并培训相关的人员。

机构应根据设施的不同、动物种类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实验不同等,进行评估,建立设施环境卫生管理程序和计划,包括防治、控制及清除害虫的程序及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SOP和管理制度。

环境卫生的保证离不开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选择、配制、效期、有效成份、效果监测、清洁消毒方法和周期等是清洁消毒的关键环节,需纳入管理体系文件。经常存在的问题包括:无针对性地选择清洁剂或消毒剂、配制后无有效期规定、配制后不了解有效成份的浓度是否够等。

清洁和消毒是技术活动,相关的人员需经过培训和考核。监督人员需要对环境卫生参数进行抽查。

标准条款

7.5  应有充足的与工作风险相适宜的个体防护装备供员工使用。

理解要点

6.7.5  要求为员工提供充足、适宜的个体防护装备。

涉及环境卫生的工作,如准备清洁或消毒剂,实施清洁或消毒等,是有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的工作,需要时,应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本条款强调的是“充足”和“与风险相适宜”,不能因经济原因限制员工使用PPE,也不能使员工感到压力,觉得自己是否多用了PPE,如更换手套过勤等;“与风险相适宜”要求机构应根据活动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和使用PPE。

标准条款

6.7.6  应将可能面临的风险告知做环境卫生的人员,如果风险变化时,应及时通知。

理解要点

6.7.6  要求机构告知做环境卫生的人员可能面临的风险。

涉及环境卫生的工作,如准备清洁或消毒剂,实施清洁或消毒等,是有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的工作,实验动物机构应明确告知做环境卫生的人员可能面临的风险,应充分考虑员工是否有职业禁忌症、心理压力等,以保证员工的知情权,共同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标准条款

6.7.7  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监督环境卫生工作。应在饲养动物前、饲养中和饲养后按区域、设施设备、动物种类和实验要求等特性定期监测和评价环境卫生效果,包括监测与评价害虫防治计划的实施效果。监测指标和频率应根据区域、设施设备、动物种类和实验要求等特性而定。

理解要点

6.7.7  要求实验动物机构应指定专人管理和监督环境卫生工作,并定期监测和评价环境卫生效果。

机构应在其组织结构中设置专人管理和监督环境卫生工作,并赋予其相应的职权。环境卫生涉及机构的全部范围,每天、全面检测不可行也不必要。监测指标和频率应根据区域、设施设备、动物种类和实验要求等特性而定,很难有统一的要求。

饲养前监测的目的是确保环境条件达到了饲养要求;饲养中监测通常针对饲养时间较长的饲养活动,保证环境条件持续符合要求;饲养后监测的目的是保证清场后饲养环境符合要求。如果两次饲养活动衔接紧密,饲养前和饲养后的检测可以合并。需要时,应监测特定的目标物,如特定的病原、污染物等。对于害虫防治效果的监测,要特别注意评估设施周围野生鼠的活动监测需求。

标准条款

6.7.8  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不应混用。应随时清理清洁用具本身,其材质应选用抗腐蚀、耐高温的材料。清洁用具应整齐摆放在洁净、无虫害和通风良好之处,已经磨损的清洁用具器具应及时更换。

理解要点

6.7.8  是对清洁用具的要求。

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不应混用,避免交叉污染。如果不是一次用具,使用后应随时清洁用具本身,其材质应选用选用抗腐蚀、耐高温的材料。清洁用具应整齐摆放在洁净、无虫害和通风良好之处,已经磨损的清洁用具器具应及时更换。

标准条款

6.7.9  应建立可行的措施维持环境卫生状态,以尽量减少清洁和消毒的次数和范围。

理解要点

6.7.9  要求实验动物机构建立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状态,目的是尽量减少清洁和消毒的次数和范围。

清洁和消毒均有二次危害的风险,或造成浪费、增加环境负担。机构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持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如改进设施、提高自动化程度、使用一级防护屏障、减少人流物流进出、加强个人卫生、加强监测、提高人员操作水平等,以尽量减少清洁和消毒的次数和范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