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

来源:《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6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5.2.2  走廊

5.2.2.1  应依据走廊所在的位置和功能设计其宽度,不宜小于1.5m,建议的走廊宽度为1.8m~2.4m。

 

理解要点

5.2.2.1  是对走廊宽度的要求。

用于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的建筑,对于交通设计应考虑下列特点:①人员数量较少,人流量较小;②动物数量较多,有中、大动物的,笼具的体积较大;③大型设备较多;④生产和实验区域内的功能区较多、平面布置比较复杂。因此,走廊的宽度应依据其所在的位置和功能进行设计。

过大的走廊尺寸会造成较大的浪费,包括有效使用面积的浪费和建设投资的浪费。当建筑面积,特别是房间的进深比较局限时,应优先考虑适当缩小走廊的尺寸,而将更多的面积用于饲育间和实验室。过小的走廊尺寸会影响物体的搬运。若为了安排较大尺寸的走廊而增加建筑的宽度,会大幅提高建设的投资。因此,交通设计应权衡上述因素的关系:

①仅按人流需求进行设计,一般走廊采用1.5m左右的净宽即可满足要求。

②考虑到物流的需要,交通设计应满足动物笼具和实验设备的搬运要求。

建筑设计人员应考虑人员和物品的可通过性和通过的便利性。既要考虑搬动频繁的中小型物品,也要考虑不需要频繁移动、甚至极少移动的大型物品(如生物安全柜等)的进出问题,特别需要考虑大型设备转弯的可通过性。通常,走廊采用不小于1.8m的净宽可基本满足要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鉴于上述因素,要求走廊净宽不宜小于1.5m,建议的走廊宽度为1.8m~2.4 m。

 

标准条款

5.2.2.2  应有措施阻隔通过走廊传播的噪音、污染物和其他危险源,如采取设置双层门、缓冲间或气锁等措施。

 

理解要点

5.2.2.2  是对通过走廊传播的噪音、污染物和其他危险源的阻隔措施的要求。

双层门、缓冲间和气锁是常用而有效的隔离设施,其共同的特点是设有双扇门,可以保证两个不同区域之间在人流/物流过程中不处于相互贯通状态,对隔离空气传播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对隔离噪声传播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走廊,往往成为噪音、污染物和其他危险源的传播通道,各区域和房间之间容易通过走廊的连通产生交叉污染。因此,在交通设计时应高度关注可能通过走廊传播的隔离措施,以避免直接相邻相通。一般需把握以下环节:

①进入屏障区、感染区等核心区时,应通过缓冲间或气锁。

②根据动物间的相容性来判别是否设置隔离措施。当有相互干扰的动物时,如易发出较大噪声的动物与喜安静的动物,凶猛狂躁的动物与胆小易惊的动物,应进行分区饲育,并宜在区域之间设置双门等隔声设施。

③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

 

标准条款

5.2.2.3  设施的检修入口、检修端、开关箱、消防栓、灭火器箱、电话等设备应尽量设置在走廊合适的位置,且不影响交通和人员逃生。

 

理解要点

5.2.2.3  是对走廊内检修入口、检修端、开关箱、消防栓、灭火器箱、电话等设备的设置位置的要求。

走廊属于公共区域和交通枢纽,从交通的角度要求,不宜放置物品。但是,也有一些设施设备需要设置在走廊。

检修入口、检修端设置在走廊内,维护人员不用进入功能间作业,可以降低其风险、避免复杂的管理程序(登记、更衣、消毒等),同时,减少或避免实验中断。

此外,开关箱、消防栓、灭火器箱、电话等设施设备也应尽量设置在走廊内,并位于方便操作和利于保证安全的位置。设置在走廊内的设施设备应尽量采取暗装方式,以保持走廊两侧墙体的平整和无障碍。如果条件不允许暗装设备时,应评估其安装后对走廊交通和开门的影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