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毒性慢性肾衰竭动物模型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造模机制】腺嘌呤通过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生成2,8-二羟基腺嘌呤,后者沉积于肾小球与肾间质部位,形成异物肉芽肿性炎症,并堵塞肾小管腔引起相应的肾小管腔囊状扩张。随病程进展,肾单位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

【造模方法】选用体重(200±30)g雄性Wistar大鼠,用普通饲料饲养1周后。将腺嘌呤1g溶于40ml生理盐水中制成混悬液,浓度为2.5%,按200mg/(kg·d)剂量,每日定时给大鼠灌胃给药,连续24天。实验后处死动物,取肾组织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光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摄片。

【模型特点】肾衰竭表现典型,有明显体征。模型组大鼠随给腺嘌呤天数的增加而日渐消瘦,畏寒肢冷、蜷缩弓背、精神萎靡、体毛脱落、水肿便溏、肾脏呈“大白肾”,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BUN、 Cr升高,低钙高磷,出现慢性肾衰竭主要生化改变。肾小管病理学改变明显,腺嘌呤诱导的CRF模型发生肾小管堵塞,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管损害。肾脏明显增大,两肾呈灰白色,表面颗粒状,肾包膜与肾实质粘连不易剥离,切面皮髓质分界不清。光镜下,肾小球数量减少,呈萎缩状,形态基本正常。肾小管囊状扩张,肾皮质广泛结晶沉积,结晶周围可见异物巨细胞反应,大量肾小管破坏、萎缩消失。有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明显。

【模型评估和应用】大鼠腺嘌呤CRF模型方法简便可控,可根据腺嘌呤剂量的大小和喂养时间的长短制作成轻、中、重度的肾衰竭模型,病程稳定,适宜长期给药,成功率高,易于推广应用。病理学观察表明,此模型以肾小管破坏为主要特征,具有恢复肾小管功能的新药用此模型易出现阳性结果。据报道,此模型还能使动物基础体温降低,睾丸组织萎缩,精子减少,近年来多作为“肾阳虚”模型使用,所以具有温肾功能的抗肾衰新药用此模型更为适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