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唇野骆驼拿什么“拯救”你?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4月23日,本报刊发《新疆罗布泊发现白唇野骆驼》的消息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媒体在转载这篇消息的同时,不断询问:野骆驼的保护现状如何?带着问题,记者再次采访了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

“当二十多峰野骆驼在我眼前奔跑时,说实话,我眼前涌起了一片雾,我是含着热泪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说起三个多月前在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遇见野骆驼的情景,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为国的眼中仍然泪光闪烁。

作为民间保护野骆驼的组织,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是幸运的。会长王新艾四次进入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次都能遇见野骆驼。李为国两次进入保护区,都拍到了令人激动的野骆驼照片。特别是这一次,当他回到乌鲁木齐的家里,认真调看拍摄的照片时,无意间发现这群野骆驼的嘴唇竟然是白色的。

当他们把照片传给有关专家学者后,得到的回复是: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白唇野骆驼。是新物种、生病,还是环境变化所致?目前无法认定。

“没想到,它们是白嘴唇”

“那天我们正往回走,突然看见前方沙丘背面扬起了沙尘,想到可能是有野骆驼,就往前赶。很突然,两峰野骆驼奔跑着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一刻,我们很激动,没想什么就开始拍摄。意想不到的是,耳边响声变大,沙丘后出现了一群野骆驼,它们排成一队奔跑着。一瞬间我的泪水就涌出来了。”李为国回忆说。

今年1月5日至12日,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与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一同前往罗布泊国家级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调取出保护区内自动照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并更换照相机的电池。他们深入到罗布泊腹地,一路上有惊无险。“当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晚上气温达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冷得睡不着觉。”王新艾说。

据他们现场观察,保护区内有很多野生动物的蹄印和粪便,说明在这里生活的野生动物比较多。
“发现这群野骆驼的地方,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南缘,库木库都克地区。这也是我们首次在这一区域发现这么庞大的一群野骆驼。”李为国说。

野双峰驼一般结成群体生活,夏季多呈家庭散居,至秋季开始结成群体。在沙漠中迤逦行走时,成年骆驼走在前面和后面,小骆驼则排在中间,并常常沿着固定的几条路线觅食和饮水,所以便有了“骆驼小道”的说法。野双峰驼四肢细长、蹄盘较小,善于奔跑,奔跑时速可达50公里至80公里,它们行动机警、反应迅速,嗅觉非常灵敏,能从几公里外嗅到人的气味,嗅到后便飞奔逃离。

“这次飞奔逃走,可能是因为听到了汽车声。它们跑远后,我们一直停留在原地,望着它们扬起的灰尘,久久不愿离去。当时就感到很幸运、很震撼,没想别的。回来后整理时才发现,它们居然都是白嘴唇。”李为国说。

野骆驼生存环境脆弱

野骆驼的学名叫野双峰驼,是世界上仅有的可以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珍奇动物,是全球关注的一个极度濒危物种。野双峰驼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02年发表的红皮书中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不足1000峰。世界上野双峰驼的数量比国宝大熊猫少得多,对野双峰驼的保护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世界上的野双峰驼仅分布在我国和蒙古国的四个分布区内。为保护这种能在极其恶劣干旱环境中生存的物种,1986年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成立,面积1.5万平方公里,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6.1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荒漠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不但是野双峰驼和荒漠野生物种的栖息地,也是独特荒漠自然景观和神秘西域诸国文明遗址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不仅具有特殊的基因类型,同时又是罗布泊地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分布的野双峰驼约占世界现存野双峰驼总数的一半左右。这里不仅是野双峰驼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之一,也是世界上野双峰驼的唯一模式标本产地和血统最纯的分布区,因此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野双峰驼虽然可以在沙漠之中生存,但它还是更喜欢临近水源,青草茂盛的地方,常常集中在雨季形成的河流两岸,红柳、沙棘和各种野草生长茂盛的地方。只有当它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才躲进浩瀚的沙海。目前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危机,尤其是非法采矿活动不但直接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而且破坏植被、污染水源。由于保护区内蕴藏着丰富的钾盐、金、铁、铜等矿产资源,近年来探矿活动一直呈增加趋势。随着保护区内道路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探险及人类活动日益增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已经严重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安全。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难以再恢复。”王新艾痛心地说道。

全球化的气候变化让保护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量极少,也无常年地表径流形成,水源十分缺乏。罗布泊已于20世纪70年代初干涸成为形似椭圆形大耳朵状的湖盆,湖盆周边淀积着30至50厘米厚的坚硬盐壳。目前罗布泊地区沙漠化十分严重,植物覆盖率持续下降。

“目前看,来自民间协会的力量很有限,保护野骆驼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王新艾说。
野骆驼保护任重道远

4月23日,新疆野骆驼保护协会推出了“人类首次发现白唇野骆驼”邮资明信片,意在唤起人们对野骆驼的关注与保护。

去年开始,他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国林业科学院、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合作拍摄《中国新疆野骆驼千里寻踪》纪录片。他们希望通过纪录片,让人们了解野骆驼的种群分布、生存环境、生存状况、食物种类、水源品质,更好地制定救助计划和救助重点,唤起社会的保护意识。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也在人员少、巡护区域大的状况下,加大了对保护区的管护巡查。
“近两年来,我们协会四次深入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保护区考察,就是想搞清一些问题,进而加大保护力度。我们发现野骆驼原有的一些饮水点已经干涸,急需在三角滩等区域建立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饮水点。一些原有的饮水点出现了引水管老化破裂、水池塌陷等问题,都需要赶紧修复。要知道,野骆驼为了喝到PH值已达9的盐水,不惜奔波400至500公里的路途,其间遭受的磨难与痛苦,是难以想象的。”王新艾说道。

近日,好消息也在传来:中国林业科学院和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一项进行了5年的科考表明,在各方的努力下,罗布泊野骆驼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有关专家建议,野骆驼生存环境的连通性由于人为干扰而被打断,因此应加强巡护执法,严格管控探险旅游等活动,尤其是在野骆驼产羔季节。“野骆驼两年才产一次羔,所以种群数量一直很少”。

但王新艾他们心里明白,目前的状况仍然不理想,野骆驼保护的征程艰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保护好这些比大熊猫还珍稀的野生动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