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实验动物质量评价方法及其标准化研究与应用(2013BAK11B02)"于2016年7月5日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
该课题联合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苏州西山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广州医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等单位,经过三年的协同研究,建立了实验动物微卫星DNA检测方法、分子遗传学标记技术和血型监测等技术,指导选育了3个具有不同特征性遗传性状的食蟹猴种群、6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型SPF鸡群并从中筛选出对马立克氏病和白血病敏感/抗性的家系;建立了以Beagle犬为代表的实验动物主要脏器的大体形态和正常组织机构图像数据库;新增非人灵长类、犬、禽等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2176项,数据库总量已达到15大类、189个品种(系),合计3万多个基础生物学特性数据;继续优化实验动物冷冻保存技术,冷冻库已保存600多个小鼠品系的30万枚胚胎、2万多根麦管的精子;建立小鼠生殖器官(卵巢、睾丸等)冷冻和移植方法,建立了冷冻资源病原体和遗传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制定了斑马鱼和鰕虎鱼遗传、环境、微生物、营养等7个国家质量标准(草案);建立了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已发布12省市157家机构的检测报告;撰写了27个实验动物质量技术规范和10个质量管理文件;以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标准为重点,对现行国家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和质量评估规范。课题实施中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已授权2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22篇(含SCI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9人、技术人员38人。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弥补了非人灵长类、禽类等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技术的空白以及水生实验动物饲养和使用中无标准可循的情况,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了实验动物资源低温保存技术,搭建了实验动物图像数据库,规范了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的管理和发布,为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的国际标准化、资源安全保存和共享利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