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型猪

来源:《小型猪医学研究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0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贵州小型猪来源于贵州香猪,贵州香猪主要分布于贵州从江、苗族自治区的三都、荔波及广西环江县等地。由于历史上从未引进外地猪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基因高度纯合,能够耐受一定程度近交的特点。贵州香猪具有体型小、被毛全黑、皮薄细嫩、耳小、四肢短细等特征。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引种和培育实验用贵州香猪,是我国分布较广、实验应用历史较长的小型猪品种。

(一)贵州小型猪

1982年,贵阳中医学院的甘世祥等从贵州省从江县山区引种2公4母贵州小香猪,以小型化为目的对小香猪进行定向选育,经过封闭群及近交选育,群体相似系数已高达0.933,表明已培育成高度纯合的独立群体。1987年定名为贵州小型猪(图2-3)。

图2-3  贵州小型猪

A. 成年公猪;B. 成年母猪

贵州小型猪被毛大多为全黑色,也有蹄端白、额心白、尾尖白的个体。初产窝产仔数5~8头,经产8~12头。体型小,6月龄母猪体重为12~16kg,公猪11~15kg,12月龄不超过25kg。

(二)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1985年,中国农业大学的裴德智等从川黔交界山区引进91头(14窝)当地的小香猪,采用全同胞近交、负向选择,并以“发育指标,体型外貌,遗传特性”等指标为标准进行系统选育,经过6代选育获得农大I系小型猪,在北京地区得以广泛应用。农大I系小型猪保留了贵州香猪的遗传特征,具有体型小、被毛全黑、肥臀、丰腴的特点,后来又培育了农大Ⅱ系和农大Ⅲ系,农大Ⅱ系由农大I系与北京地方黑猪杂交后育成,目的是增强其抗病和抗寒能力。农大Ⅲ系由农大I系与长白猪杂交后培育而成,目的是获得白色皮肤,以利于皮肤方面的研究。该系列小型猪后来又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图2-4)。

图2-4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