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动物所周琪:70后院士是个“科普狂人”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国际干细胞组织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最年轻入选者、70后院士……属于周琪的头衔和荣誉数不胜数,可他最自豪的事情之一,却是20多岁“一无所有”时,撰写了一本科普著作———《神秘的克隆》。

这本科普读物与霍金的《时间简史》等大作并列,被一家外国媒体评为“20世纪最佳科普读物”。 “小时候家里没什么别的消遣,最多就是看看科普书,比如一套《儿童科学文艺丛书》,很多章节都能背下来。”这个东北汉子功成名就后,化身“科普狂人”,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科学之窗。 今年的第36场科普报告 第一次见到周琪院士,是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的报告厅。他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家的身份,向北京市500多名中小学生介绍“神秘的干细胞”。30分钟的科普报告结束后,仍有不少学生围着他问各种问题。当他解答完最后一个学生的提问时,会场里只剩下了忙碌的保洁人员。 无论是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面对德高望重的大师们,还是远赴贫困山区向中小学生作科普报告,周琪从来都不敷衍,每一场的幻灯片(PPT)决不重复,都由他亲手制作。

今年春夏,周琪先后前往四川大竹中学、成都第七中学、阆中中学、南充高中和山东潍坊一中、东营一中、济南历城二中等学校,为渴求科学知识的学子们作了9场科普报告。每到一处,他都做足功课,在报告中特地加上相关中学的内容。 上个月,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记者在一次活动中又遇到周琪。那是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诺奖大师与北京中学生面对面”科普报告会,周琪作为中方专家,为科比尔卡客串了一回主持人,并在其之后作了一场40多分钟的报告 “这是我今年作的第36场科普报告。”周琪的开场白让记者有些惊讶———几乎每周就有一场,这对忙碌的院士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尽管话题依旧是干细胞,但周琪的报告 内容与几个月前已不尽相同,一些社会热点成了报告的组成部分。

从克隆发展的历史,到干细胞这个被称为“万用细胞”的神奇物质对人类生老病死的影响,再到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学生们被讲台上这位娓娓道来的年轻院士勾起了求知欲,踊跃的提问让报告会难以画上句号。 相似的一幕又重演了:满足了所有到场中学生的提问和合影要求后,偌大的中国科技馆报告厅内,只剩下了周琪和他的学生们。 善于分享才能做好科普 周琪对科普有着特殊的情怀,他相信科普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梦想,就像自己儿时一样。“科普最大的意义,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为孩子们带去一种思维方式。同时,给他们打开一扇科学的窗户,让人生多一种选择。”周琪说。 然而,周琪也认为,并非每个科学家都能做好科普工作,必须愿意分享、善于分享。 “周老师特别喜欢分享,能分享的东西还特别多。好的科研思路、好的项目、好的工作机会,甚至失败的科研案例,只要他有的,都会和我们讲。”周琪的学生王乐韵说。

除了科研上的分享,周琪还会跟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他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组织各种校园活动,还和老师同学一起研究教材、设计实验。 在周琪的领导下,一批志同道合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组成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科普团队。从2009年起,团队承接北京市科委“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项目,在动物所内建立“胚胎发育和治疗性克隆动态”科普平台,近年来累计受众近5000人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普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等。

同时,团队每年在各地举办大型科普展览,创作科普互动游戏和科普影片、微视频。他们的作品在优酷等视频网站上点击量超过10万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周琪的学生、科普团队骨干李天达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系列科普作品以及开展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干细胞等前沿科学领域科学知识的了解,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进而激发公众对前沿科学研究领域的热情,推动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