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6:进入肠道微生物的世界

来源:生物谷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转眼间,2016年即将远去,我们将要迎来了崭新的2017年。回首2016年,国内外的肠道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非常之快,有了不少显著的成果。下面让小编带你进入微生物的世界,让我们一一细数2016年肠道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吧。

1月8日,Frank Maixner和同事发现来自冰人的肠道微生物给远古人文地理提供了线索。 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PLoS Pathogens 上的研究解析了D型流感病毒HEF蛋白及其与不同受体类似物的复合物结构。 2016年2月,Laura Blanton和 Martin Schwarzer的两项新的研究展示了营养不良是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并确认了某些特定种类的微生物能够抵消营养不良的负面影响。这些发现对全球数百万营养不良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2月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吉龙领导的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机理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关键的Abl癌蛋白诱导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蛋白翻译进程的紊乱,以及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BGL3的异常表达,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bl癌基因诱导免疫细胞癌变的分子机理。 3月18日,Mercedes Gomez de Agüero等人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怀孕期间,母体的微生物组会影响其后代的免疫系统。

6月9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用来表征与人体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的一个新的计算方法,并将它应用于来自两项规模最大的微生物群研究的数据。

7月19日,Dan Knights及其同事发表在PNAS上的一项研究提出,缺乏植物纤维的现代西方饮食可能与人类消化道微生物组的不平衡以及多样性减少有关。 9月27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陈鹏课题组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利用新开发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了大肠杆菌抵抗酸刺激的新机制。

2016年10月,来自卢森堡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LCSB)等机构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更为详尽的新方法来研究生态系统:他们的新方法包括解码细菌的DNA,测序RNA评估活性,识别催化代谢过程的蛋白质。这项研究发表于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

11月,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学研究所的Phillip Popovich教授在《实验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肠道通透性会增加,诱导“肠道细菌移位”。

11月17日在《Cell》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副教授Eric Martens展示了纤维缺失对特别饲养的小鼠的肠道有何影响。 这些研究成果无一不让我们振奋,并对未来的微生物学领域充满期待。相信在新的一年里,科学家们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研究进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