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的提出
1)大鼠/小鼠四诊提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大鼠/小鼠能不能模拟中医临床的望、闻、问、切四诊,建立起近似于人类的大鼠/小鼠四诊采集的方法?如何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3)大鼠/小鼠所采集的四诊信息能不能满足辨证的需要?
4)如何实现大鼠/小鼠四诊信息的标准采集、计量化的采集,以及标准化、客观化、计量化的辨证?如何准确地评价证候及其程度,并作为药效评价指标?
5)能不能提高四诊采集效率,以满足大样本实验的需要?如何使所建立的方法便于操作与普及?
2.所开展的工作
(1)提出假说
提出小鼠基于四诊辨证的假说,提出既往证候动物模型实验存在的系列学术问题。
(2)开展小鼠“四诊”的理论研究
从理论上证明小鼠与人类相似,是可以实施四诊和辨证的,阐明了实验小鼠实现“四诊”的可能。
在“问诊”方面:论证了小鼠在问诊方面难以采集的信息,以及通过遗传、饲养、造模、治疗干预、行为学等观察,部分体检等手段,可以详细、准确获得大量问诊所期望获得的信息,其中一些信息还可以精确定量,因而其可靠性、准确性甚至优于临床的问诊。所采集的问诊信息非常丰富,是可以满足辨证之需的。
在“望诊”方面:论证了爪、尾的显微望诊可以部分替代面色、舌色的“望诊”,而红色程度的定量分析,在证候程度和疗效评价方面的优势大于临床望诊。
在“切诊”方面:论证了小鼠自然状态下心电图的采集,可以模拟促、结、代、数、疾、缓、迟7种脉象等。
(3)创建小鼠四诊工作站
1)思路。采用中医有关四诊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模拟中医临床四诊信息的采集方式,通过创建四诊采集工作站,实现小鼠的非创伤性四诊检测,同时部分实现四诊检测的标准化、计量化,提高四诊检测速度,以满足大样本的实验之需。
2)设计原则。其内容包括非创伤性检测原则,标准化、客观化、计量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低成本原则,以及流水作业原则。
3)创建了小鼠四诊工作站。该工作站包括:全身和局部数码拍照,爪和尾显微拍照,舌显微拍照;自然状态下心电快速采集;旷场自主活动、抖笼、抓力、体温等检测;体重、摄食量、饮水量测量;其他四诊信息的标准采集;计算机中央数据挖掘和处理等。以后将陆续对其有所调整和发展。
4)获得一项专利。小鼠自然状态下心电的快速采集,申请并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2003年),专利号:ZL03116816.7。
(4)小鼠四诊工作站的使用与完善
在对我国常见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参考了所涉及的实验动物证候及其采集方法,采用C57、BALB/c、ICR、昆明小鼠等国际常用的不同品系小鼠,开展了环磷酰胺气虚模型、番泻叶气虚模型、乙酰苯胼血虚模型、尾静脉放血的血虚模型、甲状腺素阴虚模型、氢化可的松阴虚模型、丙基硫氧嘧啶阳虚模型、氢化可的松阳虚模型等8种常见气血阴阳虚证模型的造模与比较研究;尝试在这些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实施中药干预及疗效评价;尝试荷瘤小鼠的四诊检测与观察;尝试荷瘤小鼠的辨证论治、荷瘤小鼠分期论治;配套开展有关病理检测和有关证候组织基因表达的检测,初步验证了以上的假说,验证和发展了四诊工作站及其标准,初步证明所建立四诊工作站及其方法、标准是适用于不同品系小鼠的。
(5)建立有关标准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两个标准:
1)小鼠四诊采集项目标准。
2)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操作标准。
注:以上具体内容可参见方肇勤主编《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实验小鼠诊法与辨证》。
(6)计量化四诊指标的比较与筛选
我们在反复比较了悬尾不动、抖笼、旷场、抓力等方法后,发现抓力与旷场检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大鼠/小鼠气的盛衰,可以计量化检测乏力、懒动等气虚程度;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客观性,及可操作性。最终确立将旷场、抓力入选为气虚的计量化检测指标。
(7)小鼠四诊工作站向大鼠的延伸
鉴于大鼠在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运用比较频繁,我们在小鼠四诊工作站的基础上,发展了大鼠四诊检测。
(8)大鼠/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标准的发展和完善
1)在四诊工作站中引入红外成像技术,以及初步探索和建立红外成像检测结果的分析方法。
2)积累起较为丰富的大鼠/小鼠常见疾病与证候望诊图谱,不断完善望诊技术。
3.结论
1)所提出的大鼠/小鼠四诊的思路是符合中医理论与实践的。
2)所建立的大鼠/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方法和标准,可以模拟中医临床的四诊,是可以满足辨证需要的。
3)所建立的大鼠/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方法和标准,初步实现了四诊信息的客观化、标准化、计量化的采集,是可以用于证候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及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的。
4)大鼠/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标准是便于操作与普及的。
5)在中医临床上,难以标准和定量地四诊采集与辨证,是学术界公认的薄弱环节。大鼠/小鼠标准化、计量化四诊采集与检测技术的探索和发展,对于中医临床四诊客观化、标准化的采集是具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