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致敏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目前还没有一种体外测试方法的结果能完全代替动物试验单独用于化学物皮肤致敏性评估,每一种体外方法只能反应皮肤致敏不良反应结局路径(AOP)中的一部分关键信息,不能完整的反应整个皮肤致敏机制过程。一种新的替代方法的建立首先必须具备能体现3R原则、科学、有效及可操作性等优势,经欧盟验证实验室(EU-NETVAL)验证其数据可重复性,与体内动物试验方法要有相关性和一致性,其结果能够较好地预测受试物的毒理学及生物学效应。然后国际和各国权威部门组织同行评议和方法学验证,如ECVAM、ICCVAM (NICEATM) 等。再后,根据专家的评估意见提交相关管理部门,如欧盟委员会评估同意接受可成为欧盟方法纳入法规管理的轨道。如要成为OECD的标准, 还需更广泛机构的验证和反复修改,还要听取社会评论,才能发布为OECD的试验指南。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组合测试策略(ITS)将DPRA、h-CLAT、KeratinoSens TM 结合LINA和计算机模拟的数据组合分析、已涵盖皮肤致敏的各阶段的生化反应数据,构建皮肤致敏性评价的框架。Urbisch等结合DPRA,KeratinoSens TM 和h-CLAT三种检测方式,将27种抗原前体物中的22种检测出来,阳性致敏率达到81%。Strickland等结合了LINA,DPRA,h-CLAT和ARE-Nrf2荧光素酶检测法建立一种整体评估策略,利用计算机QSAR Toolbox分析影响皮肤渗透力的远种相关理化性质参数,建立54种不同的QSAR Toolbox计算机模型。

经过20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致敏免疫反应分子研究的逐渐清晰,为体外构建可靠的化学物致敏性评价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致敏体外替代实验的研究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更多的经过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ECVAM)确认的方法正在得到认可,替代实验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我国在替代实验研究方面刚刚起步,应加快替代实验在国内实验室的普及和开展,推动替代实验的不断发展。

 

全文阅读:皮肤致敏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