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特性
1.大鼠性情温顺,易于捉取,一般不会主动咬人,但当粗暴操作或营养缺乏时可攻击人或互相撕咬,哺乳母鼠更易产生攻击人的倾向,配种后的成年雄鼠同笼饲养互相撕咬,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大鼠是杂食动物。喜食煮熟的动物肉(如兔肉),甚至是同类的肉。对营养缺乏敏感,特别是维生素和氨基酸缺乏时可出现典型症状。如核黄素缺乏时出现皮炎、脱毛、体质虚弱和生长缓慢,还可引起角膜血管化、白内障、贫血和髓质退化;维生素E缺乏可导致雌大鼠生育能力降低,严重缺乏时雄鼠可终生丧失生殖能力。
3.大鼠的活动多集中在黄昏到清晨这一段时间,白天常在笼内闭目休息,交配多在夜间发生。
4.大鼠对空气中的粉尘、氨气、硫化氢等极为敏感,易引发呼吸道疾病,一般开放饲养的大鼠主要死因为呼吸道疾病。
5.大鼠对各种刺激很敏感,环境条件的微小变化也可引起大鼠的反应,强烈的噪音可导致大鼠恐慌、互相撕咬,带仔母鼠可出现吃仔现象。
6.大鼠具有群居优势,同笼多个饲养比单个饲养的大鼠体重增长快、性情温顺、易于捉取,单个饲养的则胆小易惊、不易捕捉。
(二)解剖学特点
1.外观 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2.骨骼系统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大鼠笼内应放几个小木块供其啃咬。大鼠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齿式为(1003/1003)×2。
3.内部脏器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其中小肠最长,约114(102~126)cm,盲肠较长,约6~8cm。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大鼠无胆囊(马、驴、象、鹿、鸽也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
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组成。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心脏的血液供给既来自冠状动脉,也来自冠状外动脉。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4.大鼠唾液腺很发达,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腮腺在颈部外侧面,呈扁平形,包括3~4个界限清楚的分叶。颌下腺是颈部腹面最显眼的腺体,前缘在舌骨水平处于颌淋巴结相接,后界可抵胸骨柄,左右两个腺体沿腹中线相接触,长1.6cm,宽1~1.5cm,厚0.5cm。舌下腺紧靠颌下腺前外侧面,其颜色较深,可与颌下腺区分,其形似眼球晶状体,宽0.4cm,厚0.1~0.2cm。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5.无扁桃体。
6.汗腺极不发达。
7.大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亦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大鼠的大脑很发达,中脑较小。由脑发出的神经称脑神经,共12对。脊神经和自主神经与其他动物相似。
8.大鼠雌性“Y”型双子宫。雄性副性腺发达,腹股沟终生开放。
(三)生理学特性
1.新生仔鼠无被毛,呈赤红色,两耳贴连头部皮肤,自闭。尾长约为身长的1/2~1/3,无牙齿。二日后周身呈粉红色,3~4日龄两耳张开,并开始长出小绒毛,8~10日龄切齿萌出,并开始爬行,14~17日龄双目睁开,16日龄后被毛长齐,19日龄臼齿萌出,21日龄可以离乳。
2.大鼠的寿命一般为2.5~3年。杂交群、远交群比近交系寿命长。
3.成年大鼠雄性体重为300~600g,雌性为250~500g。
4.不同品种、品系的大鼠体重有差别,同一品种大鼠雄性比雌性体形大。Wistar和SD大鼠体重与日龄的关系见表3-2。
5.生殖生理
(1)性成熟:在正常的发育过程中,雄鼠出生后23~25天睾丸开始下降,30~35日龄进入阴囊,45~60天产生精子,60日龄以后就可交配。雌鼠一般在70~75日龄阴道开口,不同品种品系开口时间不同,有的50日龄即开口,达80日龄即可交配。过早交配,增加雌鼠负担,对子代发育不利。大鼠最适交配日龄为雄鼠90日龄,雌鼠80日龄。
(2)性周期:大鼠的发情不受季节温度的影响,具有多发性、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大鼠性周期为4~5日。在此周期内,生殖系统发生一系列组织学的变化,可做阴道涂片检查。根据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典型的4日性周期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静止期。大鼠排卵通常在发情后8~10小时,发情多在夜间。排卵通常是自发的,但强壮的雄鼠能强迫雌鼠在非发情期接受交配,促进排卵怀孕。黄体的形成及其发育是在发情后期,这时卵子已进入输卵管内。在发情静止期,卵泡又开始发育。
(3)生殖能力:雌鼠产仔的多少,取决于品种、胎次、饲养管理的好坏和雌鼠的年龄、体质。一般情况下,适龄雌鼠第1~5胎产仔多,第6胎以后逐渐减少。每胎可产仔8~13只,最多可达产仔20只,如SD大鼠。饲料的营养成分对大鼠的生殖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当饲料内缺乏维生素E时,大鼠即丧失生殖能力,特别是雄鼠,可终身丧失,如补喂维生素E,雌鼠可以恢复其生殖能力。温度对大鼠的生殖能力也有影响,当饲养室内持续高温(30℃以上)可降低雄鼠的交配能力。
(4)交配:雌性大鼠只在发情期的数小时内允许雄鼠交配。雌鼠被雄鼠反复追逐之后才接受交配。交配后,雌鼠的阴道口形成一种特殊的膣栓即阴栓。阴栓是雄鼠的精液、雌鼠的阴道分泌物与阴道上皮细胞的混合物遇空气后迅速变硬形成的。阴栓一般在交配后12~24小时左右自动脱落。所以,常把检查阴栓的有无作为判断是否交配的重要标志。
(5)妊娠和分娩:大鼠的妊娠期因品种不同略有差异,一般为19~21天。孕鼠受惊吓往往造成流产或早产。大鼠的分娩昼夜均有发生,但以夜间居多。孕鼠临产前一般表现不安状态,常常不停地整理产窝,随着子宫收缩将仔鼠娩出。分娩结束后约12~24小时母鼠出现产后发情,此时若与雄鼠交配,多能受孕。
(6)哺乳和离乳:通常,根据雌鼠体质确定带仔的多少,一般8~10只。对带仔不足8只的,可将其他产窝多余的仔鼠移入窝内代乳,代乳效果很好。母鼠产后1~2天内饲料的消耗量突然下降,这是由于母鼠产后不适造成的。从第3天开始恢复正常,饲料消耗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8日内仔鼠体重增长速度慢,平均日增重1.8g,每天消耗的饲料量尚不大。8~9日仔鼠长出切齿,14~17日仔鼠睁眼,逐渐采食,仔鼠日增重达2.4g,但这个时期仔鼠仍以母乳为主,所以饲料量略有增加,以上这个阶段称为哺乳第一阶段。从仔鼠生出第一、第二臼齿(19~21日)后,饲料的消耗量迅速上升,这是由于仔鼠从全吃乳期过渡到半吃乳期,到哺乳末期基本以吃饲料为主。这个时期仔鼠生长发育速度平均日增重3.0g,是哺乳期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称为哺乳第二阶段。仔鼠的哺乳期一般为21天,留种的仔鼠可延长到23天。过于延长哺乳时间,不仅影响母鼠的健康,还会影响母鼠的发情。哺乳期满的仔鼠要与母鼠分开,雌雄分笼饲养。如果离乳以后雄、雌混养,两周内应清查并分开,超过两周或发现雌鼠盒内混入雄鼠,所在的整盒大鼠即被视为不合格动物全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