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大多数细胞(包括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都会向胞外和体液中释放具有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 这些胞外囊泡按尺寸大小可分为三大类:外泌体(20~100nm),微囊泡(100~1000nm),凋亡小体(1~5μm)。 凋亡小体是细胞在凋亡或受机械压力时为了排出来自凋亡细胞的有毒成分而形成的泡状小体;微囊泡直接由细胞质膜向胞外发芽而形成;外泌体是Trams等在1980年最先发现的,外泌体在尺寸、组成和功能等方面与微囊泡和凋亡小体差异很大,外泌体直径在30~100nm,外泌体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四跨膜蛋白是目前发现最大的蛋白家族,包括CD9和CD63等。外泌体不是直接来源于质膜的发芽或脱落,而是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 MVB)在细胞内吞过程中与细胞膜融合最终外排形成的囊泡。外泌体广泛存在于体液中,如血清、唾液、乳汁、脑脊液、尿液、和精液等体液中。 外泌体在肿瘤微环境中含量尤其丰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微环境建立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应用于肿瘤早期检测和治疗。本文对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早期检测和外泌体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进行概述。

 

全文阅读:外泌体在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