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2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以“异种移植走向临床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93 次学术讨论会)。
供体器官短缺一直是全球性临床器官移植难题,我国已经把解决移植供体短缺限制终末期疾病治疗的瓶颈问题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异种移植是解决大量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对移植供体迫切需求的安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同种移植相比较,异种移植可以按照标准为需要移植治疗的患者随时提供高质量、高生物安全性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但是异种移植存在动物-人跨种系感染的风险,存在比同种移植更强的免疫排斥。
为进一步凝练我国异种移植走向临床的关键问题,确定我国在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重点突破领域、新型探索领域,整合国内异种移植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精选优势方向进行重点突破,促进我国异种移植领域产出里程碑式的重大原始科技成果,占领本领域国际研究的高地,本次会议邀请了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
在本次会议执行主席:王维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魏红江讲授(云南农业大学)、贺争鸣研究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罗敏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主持下,会议围绕①我国对异种移植研究的需求以及异种移植免疫学问题;②异种移植走向临床的关键生物安全问题;③建立异种移植用人源化供体猪的策略以及修饰技术问题等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王维教授以“异种移植临床及临床前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为题做了主题评述报告;其他三位执行主席分别以“基因修饰异种移植供体猪的研究现状及思路”、“异种移植的生物安全保障”和“移植与病毒感染”为题做了中心议题报告。
出席本次会议的学者不乏开展多年临床移植研究的医生,他们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异种移植研究中取得的成绩,也深刻剖析了难点,为推动异种移植医学的发展畅所欲言。在会上,高翔教授以“小鼠遗传学研究在异种移植研究中的应用”为题、季维智教授以“组织器官移植与非人灵长类”为题、赖良学教授以“异种移植相关基因修饰猪的培育技术难点”为题,分别介绍了不同动物模型在异种移植研究中的作用。
会议特别强调,在中国异种移植研究中,应加强不同领域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搭建能够为异种移植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的系统化的研究平台,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形成合力,为中国异种移植医学走在世界前列共同努力。
附:香山科学会议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简称科技部)于1992 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 年4 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达成共识。会议期间,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学科新生长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