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制方法 给仓鼠饲以高糖低脂饲料(葡萄糖74.3%,酪蛋白20%,盐类5.0%,维生素类0.5%,氯化胆碱0.2%),连续10周,或给豚鼠饲以四高-低饲料(胆固醇1.25%,动物脂肪3.75%,蔗糖6.25%,酪蛋白15%,不添加维生素C及73.5%豚鼠普通饲料),连续8周,或给家兔饲以含1%双氢胆固醇的饲料,连续6周。喂养结束后,心脏取血,制备血清作生化检测;手术取胆,肉眼观察成石情况;注射器吸出全部胆汁离心,上清液作胆汁成分分析,沉淀物置显微镜下作胆固醇结晶检查;胆囊组织作病理组织检查。
(2)模型特点 致石饲料喂饲的时间长短往往与模型动物胆囊成石率成正相关。模型仓鼠或豚鼠胆囊内肉眼可见有泥沙样沉积物(肉眼结石),偏光显微镜下有胆固醇结晶(镜下结石);血清和胆汁生化测定均显示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肝脏及胆囊病理检查可见,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小叶结构破坏和门脉区炎症细胞浸润,胆囊黏膜变性,炎症细胞漫润和囊壁纤维化。模型家兔在喂养6周后,可在其胆囊内找到直径约1mm的多发性胆固醇结石,有较多胆固醇结晶块,部分呈放射状结晶排列,有时也可见到由数个小结石粘成的大块结石。
(3)比较医学 正常胆汁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胆汁酸盐和磷脂,它们能与胆固醇组成胶性微粒悬浮于胆汁中而不被析出。但该状态是以悬浮于胆汁中的各成分比例平衡为基础的。胆固醇在胆汁中的绝对浓度和相对浓度(与总脂质相比)的升高均可影响胆汁的稳定性或胆固醇的析出度。长期以高胆固醇、高脂、高糖及剥夺维生素C饲料喂养动物,使体内胆固醇升高,胆汁酸和磷脂含量相对或绝对降低,各成分比例失调,致使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Ca2+增多而形成胆固醇结石。不同动物种类,由于其吸收代谢特性存在差异,其致石饲料的配比应有所区别。如兔的致石饲料含酪蛋白(40%)和半精制脂肪酸或三油酸酯(20%),犬的致石饲料含酪蛋白(10%)、蔗糖(50%)、淀粉(26%)、猪油(5%)、胆固醇(1%),猴的致石饲料含奶油(25.5%)、胆固醇(0.5%),而仓鼠则需要喂饲高糖低脂饲料。作为胆固醇性胆石症的病态模型,虽然在胆汁成分构成比例方面,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最接近,但由于该模型动物来源紧张,且制作成本高,周期长,所以人们更愿意使用比较容易获得的小动物来制作胆固醇性胆石症模型。由于仓鼠的胆汁成分组成与人比较相近,通常以仓鼠胆固醇性胆石症模型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