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干扰破坏是野生动物濒危重要原因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国家林业局28日发布的第一批濒危野生动物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与1995年开始的全国第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对比,此次调查的14个物种中,四爪陆龟、莽山烙铁头蛇两种的种群数量有所下降,栗斑腹鹀、扬子鳄、六盘山蝮、秦岭蝮、蛇岛蝮等种群数量保持稳定,海南长臂猿、朱鹮、黑脸琵鹭、遗鸥、黑嘴鸥、黑琴鸡、瑶山鳄蜥等种群数量均呈增长态势。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总工程师严旬介绍,2011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第一批濒危野生动物专项调查,共调查了14个物种,分析评估表明,我国34.69%的物种受到栖息地被干扰、破坏、被分割、退化等的较“强”程度的威胁,明显高于这些野生动物的食源干扰、水源干扰、人为直接干扰和大型建设干扰等威胁因素。调查发现,我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目前仅分布在海南省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濒危鸟类朱鹮的野生种群数量为1549只,分布于陕西、河南和浙江三省的15个区县。从保护管理措施效果看,14个物种均受到良好保护,其中海南长臂猿、扬子鳄、四爪陆龟、蛇岛蝮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野生种群都被保护在自然保护区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