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建5个民间候鸟守护站 覆盖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西洞庭湖的黑鹳,东洞庭湖的天鹅,南洞庭湖的白鹤,在洞庭湖三大核心区域,去年一年内分别建成了3个以上述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民间候鸟守护站。记者从4月7日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的第五届湖南省护鸟营启动仪式上获悉,加上位于湘西南被称作“千年鸟道”上的新邵县和湘江源头蓝山县,目前该省建成的民间候鸟守护站已达到5个。它们与林业部门建立的保护站点一起,形成了一个覆盖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的候鸟保护站点网络。

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何建军介绍,随着5个候鸟守护站的建成,目前该省已有20多支在地的民间环保队伍加入行动网络,20多支高校队伍参加过护鸟行动。在他们与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省内很多原本是打鸟的重灾区,现在已有了很大的改观。

据了解,在西洞庭湖,近年来保护区管理局从“政府统管、部门配合、乡镇协助、局社共建、协会引导、社会参与”等六个层面入手,逐步完善了保护区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机制,区内的鸟类保护工作也随之走向深入。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梅碧球告诉记者,在位于西洞庭湖湖心的我国首个黑鹳守护站,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道,日守枯洲、夜宿河滩,不仅阻止了人为活动对该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干扰,今年2月还引来了78只黑鹳前来“过年“,创下洞庭湖乃至东亚越冬候鸟迁徙路线上黑鹳一次性观测记录的历史新高。目前,该保护区内已监测到鸟类2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3种。

湖南省护鸟营是由湖南省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2012年发起的一项呼吁各方共同参与保护候鸟的项目,组织志愿者在湖南的候鸟主要迁徙通道和栖息地,通过宣传、调研、宣教、巡护、举报、监督、暗访、观鸟等方式开展行动,保护候鸟安全迁徙。本届护鸟营的正式启动,也意味着拉开了今年该省的候鸟守护者们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的序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