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应尽快启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在日前结束的第381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国内外众多专家呼吁,在国际蛋白质组计划呼之欲出的之际,应尽快启动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杨晓明介绍,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兴但发展迅速的学科。1994年,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加速了蛋白质组学的凝聚和发展,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自此纷纷加大对蛋白质组学的支持力度,蛋白质组学成为各强国科技角力新的“战场”,尤其是2001年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成立之后,蛋白质组研究进展迅速。  

  10余年来,蛋白质组学无论从技术方法和研究策略,还是研究资源和研究领域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近几年来,在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翻译后修饰研究、规模化相互作用及功能研究、生物标志物的筛选验证、抗体制备、数据标准和数据挖掘等方向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同时,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实现更高通量、定量地分析生物样本中的蛋白质组成和变化。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已逐渐从全蛋白质组学向亚细胞蛋白质组学转变,从定性分析向定量描述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拓展,从数据积累向知识挖掘转变。  

  目前,蛋白质组学已成为几乎所有国际著名医学研究机构的重要支撑平台,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国际上也先后启动了多种疾病的蛋白质组研究计划,直接寻找疾病相关特异蛋白质或对疾病相关已知蛋白质进行深入机制分析。  

  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福初研究员认为,蛋白质组学不仅自身发展迅速,并且作为生命科学与生物高技术的新一代引擎,带动了大量相关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生物技术的应用和人类疾病的防治带来新的革命。通过与基因组研究的对接,极大推动了基因组的全面阐释、“基因组”天书的系统解读;通过其学术与技术的系统性、全息性,全局性地揭示了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人类重大疾患(及其病原体)致病的物质基础以及发生与发展的病理分子机制;通过其强大的需求牵引和突出的集成融合,直接推动了分析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生命科学与生物高技术中的深层次应用及其各自的快速发展。  

  据悉,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并较早部署和启动蛋白质组学一系列重大项目。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先后启动的十多个国际性蛋白质组计划中,由我国科学家倡导并领衔的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是最早启动的两个蛋白质组计划之一,也是首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成功建立了蛋白质组研究框架、模式和标准,是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各分计划中成就最为显著的核心计划之一。我国科学家无论是在蛋白质组学技术方法,还是在重要生物学功能和重大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令国际学术界瞩目的重要成就,据统计,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蛋白质组学主要刊物《分子细胞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研究》和《蛋白质组学》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排世界第二位。  

  据介绍,不久前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蛋白质组大会上,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宣布全面启动实施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该计划的全面实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纷纷申领任务,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在这一宏大计划中发挥主流作用。  

  在这个大背景下,与会专家一致呼吁,我国应抓住蛋白质组学发展的新契机,立足国际发展前沿,加强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在建设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新试剂;充分整合现有蛋白质组研究基础,建立完善国家层面的蛋白质组学协作网络;结合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全面实施,整合国内优势力量,加快启动实施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推进前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使其真正成为重大疾病防诊治和创新药物研发的源头创新的成果;综合我国产出的海量人类蛋白质组数据,建立以中国为主的蛋白质数据库,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积极推进蛋白质组数据对人类基因组的注释,并全面揭示生理功能调控规律和病理机制;加大蛋白质组学推广和普及的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加强蛋白质组学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的蛋白质组学人才,拓宽其应用领域和方向。同时针对严重制约我国医药、农业、工业、资源环境与能源、国防等行业/产业改造、换代中的蛋白质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实现我国蛋白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带动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快速突破,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原动力和战略性基础性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