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猪异种移植离走向临床 专家持审慎态度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8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一种特殊的“猪”年初已漂洋过海来到南京,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医生可以把这种猪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内,用来挽救病人的生命、解除病患的痛苦。南京医科大学的专家近日宣布,他们正在克隆一种“基因敲除转基因猪”,今年初夏首批猪宝宝就要出生。这种猪体内会导致人体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基因已被敲除掉,从理论上说,其各种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也不会引发主要排斥反应。

高科技“敲除”排斥基因

将这种猪引进国内的,是“海归”赵子建、戴一凡教授领衔的6人专家团。他俩此前都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去年底带着国际顶尖的“基因敲除猪”技术回到国内,落户南京医科大学代谢疾病研究中心。

赵子建教授介绍说,开展异种器官移植是世界公认的解决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由于猪器官大小及功能与人体器官比较一致且容易繁殖,国际上把猪作为人体异种器官移植来源的首选动物。而用猪器官代替人体“报废器官”,关键是要解决排斥反应。

“所谓转基因猪,就是运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把猪身上容易引起主要免疫排斥反应的基因除掉,使移植的猪器官能够与人体相容并长期存活。”戴一凡教授介绍说,猪血管内皮细胞上含有一种人类没有的糖分子,当猪器官植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这种糖分子认作外来物而发起攻击,几分钟内即可将移植器官摧毁。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敲掉”猪细胞中产生这种糖分子的基因。

早在2002年,戴一凡课题组就在美国培育出了“单基因敲除猪”,后来又培育出了“双基因敲除猪”,解决了“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给猪细胞转入一些人的基因,对它进行“人源化”修饰和改造,培育出基本不含“排斥基因”的“基因敲除转基因猪”。

戴一凡说,此前他们把转基因猪的角膜、胰岛移植到大动物身上,均未发生排斥反应。

“猪二代”才能用于移植

首批克隆出来的“猪一代”还不能直接用于临床试验,必须再繁殖一代,成为“猪二代”才会用于实验。因为这些猪的器官如要移植到人身上,必须避免猪体内的内源性病毒传播到人体内。

戴一凡说,如果一切顺利,预计猪的眼角膜、皮肤移植应该比较快能够用于临床试验,大概1年以内可以实现;胰岛、过渡肝需要2年左右;永久性的心脏、肾脏、肝脏需要根据基因改造的进展再定,估计5年左右可以实现目标。”但赵子建补充说,真正能否上临床其实不是科学家能够决定的,这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批准。

“我们的猪要像软件一样不断地‘升级’。”赵子建幽默地说,“未来这些猪经过更加深入的‘人源化’基因改造,希望能够做到几乎没有排斥反应。也许将来人们甚至可以在猪身上定制自己的器官。”

审慎对待转基因猪走向临床

转基因猪这项前沿课题吸引了国内众多专家关注,但许多专家仍对异种移植何时能走向临床持十分审慎的态度。

“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科研项目。”长期从事烧伤临床救治的专家、上海瑞金医院烧伤科主任郇京宁教授说,“目前临床中大面积烧伤病人常应用猪皮,但由于免疫排斥的原因,新鲜猪皮移植创面7—10天后即被排斥。因此,研究和开发基因改造猪皮,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免疫排斥的时间,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他同时也表示,要把转基因猪皮作为临床生物材料使用,必须经历灵长类动物试验、伦理委员会同意、药监部门批准以及临床试验、专家验收等众多环节,需要走的程序很长也很严格。

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研究所研究员肖磊曾带领团队在世界上首次用猪的体细胞培育出了多能干细胞。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去年底国家已经启动了一个大的导向性的项目,他和戴一凡都是课题组成员。肖磊说,他们培育的这种多能干细胞像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发育成身体中任何类型的细胞。该成果为通过基因修饰产生耐受猪流感等疾病的猪、培育供人类器官移植的转基因动物开辟了新的道路。他认为,“猪的肾脏等大型器官异种移植还面临很多技术问题,但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一步步解决。”

研究者认为转基因猪的出现有望缓解供体紧张的局面。“这对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无疑是一个福音。”中华医学伦理学会会长、东南大学教授孙慕义对此予以肯定,但他同时又指出,“我们仍要冷静、严格、审慎地考察其研究水平和可行性。现在生命科学的发展往往是超越性的,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及时跟上,把制定相关的准入规则、评价体系等提上日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