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著名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终于收到来自农业部的回函时,总干事李波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前景终于有了一丝期盼。
农业部的回复称:对“自然之友”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已予受理。
此前,本报3月25日报道,自然之友曾向农业部提出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申报书》和《保护区调整部分的综合考察报告的信息公开申请》。但农业部认为“所申请信息属过程性信息”,“不属信息公开范围”。
农业部的依据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所以自然之友在对农业部提起行政复议的同时,也提请相关机关对该《意见》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李波今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果最后认定《意见》是违法的,农业部以《意见》为依据做出的“信息不公开”的决定自然就站不住脚。农业部同时在回函中表示,暂停上述行政复议案的审理过程,等着对《意见》合法性审查有了结果后再进行。
其实,“自然之友”等多家民间环保组织对农业部信息公开的“不依不饶”,是为保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所做的最后一搏。
长江流域鱼类中特有种占全国总数的60%,特有鱼类最为丰富的区域就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的干支流。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报告,目前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域已知有189种鱼类。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鱼类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名录鱼类3种,列入国家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9种,列入省市保护鱼类名录15种。每年约有150亿尾鱼类的苗(卵)通过该保护区水域,是名副其实的长江鱼类最后庇护所。
1997年,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成为保护珍稀特有鱼类的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区。
然而,随着水电开发版图向上游金沙江江段推进,而且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电站又位于该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四川省申请,保护区由合江—雷波段下迁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向家坝坝下江段。
原国家环保总局提出:“调整方案按国务院的审批意见执行。在规划修编与建设中应明确调整后的保护区内不得再进行水利水电开发活动。”
但话音落下不到3年,小南海、朱杨溪、石硼三个水电站又拟在保护区内兴建,其中,光是小南海水电站总投资就高达330亿元。
在2010年11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关于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范围的申请。据国家环保部2011年第1号公告,将小南海电站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的松溉溪至马桑溪大桥22.5公里的江段从保护区范围中划去,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将小南海电站大坝以上的石门镇至地维大桥73.3公里江段的保护级别降低,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拟建的小南海水电站坝址恰好位于此次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的江段。
李波表示,小南海电站修建后,石门镇至地维大桥的原实验区自然江段将成为水库库区,这一段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也将名存实亡。
对自然保护区的调整,除民间环保组织外,众多专家均抱反对意见。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多次直言不讳地表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段即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和三峡水库的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必须经过这里上上下下的通道,我们称之为‘生态通道’。这段生态通道是关系到上游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三峡水库渔业资源增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应当在这里修建任何水利工程。这样的生态通道也是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施所不能取代的。”
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的秦卫华等专家也指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约有72.5公里江段将直接受到小南海工程的影响。该江段是保护区下游江段特有鱼类最重要的产卵场及集中分布点。小南海水库淹没区将导致这7处产卵场彻底丧失功能。小南海工程的回水区域和坝址区域还阻隔了鱼类在大坝上下游江段间的洄游和交流。洄游鱼类将因此而受到巨大影响,甚至灭绝。
长江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因三峡大坝建成蓄水,鱼苗发生量急剧下降,监测显示,2004年—2006年的平均鱼苗发生量与2003年蓄水前相比,骤减了90%。
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毅说,由此可以看出,长江水生生物链中各个物种的资源状况已全面衰退,表明整个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发展趋势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