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鱼:能否摆上餐桌引争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我工作将近30年了,无论传统育种还是杂交育种,所有的研究工作在作评价时,都没有转基因的‘门槛’设得高。”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科协第59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说。
 
这次沙龙的主题为“转基因水产动植物的发展机遇与挑战”。3个月前,美国白宫“一纸禁令”再次将科学家研究转基因三文鱼供人类食用的“梦想”无情撕碎。
 
其实,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在犹豫是否同意转基因三文鱼用于人类食用。但事实是,它依然没有成为全球第一个被批准供人类食用的转基因动物。
 
让科学家想不明白的是,到2010年为止,全世界81%的大豆、64%的棉花、29%的玉米、23%的油菜都是转基因食品,为何转基因动物想要摆上桌面,却如此费劲?
 
魔鬼还是天使
 
王清印表示,转基因已经通过最严厉的检验,但还是不被大多数人认可。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美国的担心不无道理。转基因鱼要比普通鱼大得多,如果这一鱼种逃入自然界自由生活,它们能轻易取得交配优势,也会与野生鱼竞争食物和空间,从而破坏自然界原本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其实,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早就想到了。
 
会议前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还专程去了趟他位于郑州的“转基因鲤鱼”实验养殖场。“5个月,这群鱼长得非常快,体形也非常漂亮,和黄河鲤鱼非常相似”,在朱作言展示的照片中,同龄的转基因鲤鱼比普通鲤鱼看上去大了一倍。
 
几年来,朱作言与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合作,做了转基因鲤鱼不育的三倍体,并取名“863吉鲤”。“它们不育,到自然环境后也不会造成生态威胁。如果有兴趣,我可以让大家亲口尝一尝。”
 
朱作言说,他们曾对转基因鲤鱼进行了很严格的食品检验,“相当于国家一类新药的安全检测标准”,对所有12个组织器官进行组织化学详细检查,对遗传后代、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严格检查,“都没有发现其他问题,和正常鲤鱼是一样的”。
 
然而,社会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仍旧是“一片否决声”。如果在搜索引擎中把“转基因”当做关键词输入,会发现结果中90%以上是对转基因的负面评价。
 
“记得一次学术会议上,有专家对我说:你们做转基因鱼,说好就是好,说魔鬼就是魔鬼。”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培军直言不讳,其实,绝大多数做转基因研究的科学家都有这样的困惑:如果社会一直排斥转基因,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是“白辛苦”了。
 
科学家还能做什么
 
“关于转基因安全的问题,我们通过基因改造,和杂交产生的优良品种是一样的,在自然界优胜劣汰,好的基因会很好保持下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所研究员孙效文认为,巨大的经济性状优势,是转基因鱼突破“围堵”的优势所在。
 
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科院院士童第周就在世界上首创了鱼类的克隆技术。然而,随着童第周的去世,类似工作随之成为历史。
 
朱作言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1998年在荷兰养殖的转基因鲤鱼,5个月就长到了2.7公斤,6个月长到了4公斤。但就像亩产920公斤的水稻一样,不是能够普遍推广的。”朱作言认为,如果转基因鱼要想大面积养殖,其条件将非常苛刻。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是科学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可育转基因鱼个体逃逸,势必会与其同种或近缘种之间发生基因交流,而不育的转基因鱼也不能100%保证其不育。”孙效文说。
 
与此相对应,美国一个顾问小组表示,2010年已经证明食用转基因三文鱼是安全的,但是在提供给消费者的餐桌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因此,尽管各项监测指标合格,朱作言也没有把转基因鲤鱼提议作为食品走向市场。朱作言也承认,“转基因鱼可能会产生生态安全问题”。
 
“作为科学家,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王清印的话也许能代表一部分转基因研究者的观点,“社会对转基因食品有顾虑,而转基因用品则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可以做转基因观赏鱼。”
 
在转基因领域的科学家们看来,尽管发表了不少文章,但很多研究还是欠缺的。“对转基因鱼的整合机理及评价、安全性做得比较少,能够信服人的还很不够。要加强基础研究,作好技术储备。”朱作言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