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年早逝的科学家,写就了一段与科学、与斑马鱼的人生情缘

追记刘廷析:不舍离别斑马鱼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图为刘廷析生前工作照。

 

刘廷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发育与疾病实验室研究组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曾获中国科学院择优支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上海浦江人才计划”择优支持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荣获第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主要使用斑马鱼发育—疾病模式生物体,进行人类造血系统发育、造血干细胞和白血病肿瘤干细胞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和转化型医学研究。2011年7月16日因病去世,时年44岁。

 

他走了,但在学生们自发开设的追思网页——“老刘永远年轻”上,至今仍每天有人更新;他走了,但他亲手培养的斑马鱼,依然生机勃勃……

 

他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廷析。去年7月16日,他因病去世,年仅44岁。

 

他曾说,遗传有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一种是学术和气质上的,我们现在更需要后一种遗传。而他,正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严谨治学的精神传下去。

 

“刘老师,但愿天堂里也有斑马鱼,可以让您去继续未完的事业。”熟悉刘廷析的学生,写下这样的追思。

 

从零开始,创建斑马鱼技术平台

 

刘廷析成长于贵阳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家庭,1990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原先,他很喜欢内分泌科,但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目睹了一个个年轻的白血病患者离世,感到了血液病的挑战。不服输的个性,使刘廷析立志向血液病宣战。

 

1996年,他来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血液病专家陈竺院士。“在医院所有患者中,血液科的病人最无助。”面对这种现状,刘廷析抓紧每一分钟做科研。他经常说:“中国有8000万白血病患者,如果能发现一个治疗白血病的新药,就有更多病人能够受益!”

 

在赴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时,意外地,他的事业与一种鱼有了交集。

 

“看到斑马鱼的心脏第一次起跳时,看到它的全身血液第一次灌流时,那种震撼是不言而喻的。”胚胎在细胞外发育而且透明的斑马鱼,牢牢吸引了刘廷析。经过五年半的钻研,实验证实斑马鱼是一种很好的疾病模式生物,在白血病研究中将有巨大价值。2005年,他婉拒美国导师的挽留回国。

 

“这儿比之前呆过的地方又大多了,我又变得什么都不会了,又得去学习。”从贵阳到武汉,从上海到美国,回忆起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刘廷析以往常常这样打趣自己。

 

回国后,刘廷析从零开始。当时,国内的斑马鱼平台还十分鲜见。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六年时间内筹建“发育与疾病”研究组并建立斑马鱼技术平台,使用斑马鱼这一发育—疾病模式生物,进行造血系统发育与疾病的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

 

“斑马鱼是他的‘命根子’,他对斑马鱼平台管理的苛刻很出名。”刘廷析生前好友、健康所副所长张雁云透露,但凡要有同行相求,他会慷慨地免费赠送斑马鱼,还会教授养殖技术。“他爱实验室同样也很出名,从早上8点起,不到晚上12点他是不会离开实验室的。”

 

他常对学生说,你在鱼房的时间越多,获得的成果也越多。如痴如醉地研究中,刘廷析的投入获得了回报。2007年以来,他已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7篇,总计影响因子超过140。由他率先创建的有效的、可遗传的、组织特异性的斑马鱼基因敲减技术为解决斑马鱼基因功能研究所面临的“瓶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目前已先后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52个实验室前来索取相应实验资源。

 

言传身教,甘当科研引路人

 

常常有人问刘廷析当初为什么没有留在美国?他说,国内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博导是老师中的老师,承担了太多的责任。

 

“国内学生极其勤奋,但在科研思维上更需要导师引导。我不能让学生在我的实验室里被荒废,不能让学生出门就说干这行没前途。”学生井长斌每当回忆起刘廷析的言传身教,都会禁不住红了眼眶。

 

短短6年间,刘廷析已经培养出1名博士后、4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以及现有的15名在读博士生。如今,学生发表论文所在杂志的影响因子,基本在10分左右,实属难得。

 

学生们都喜欢叫他“老刘”,而不是“老板”。夏天,刘廷析为学生买西瓜消暑;节日,值班的同学能收到他的贺卡和鲜花。当学生遇到困惑时,他就像父亲一样关爱他们。

 

但是,和蔼的老刘对待科研却是无比严谨。在汇报课题时,如果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他总会“吼”道:“做科研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认真、认真、再认真,你们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你有什么问题?”刘廷析和学生的对话一般以这句话开头,“你还有什么问题?”这经常是谈话的最后一句。他愿意为学生不厌其烦解答问题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先经过努力思考。“当你问老刘一个问题,他往往会先反问你几个问题,如果你一问三不知,那被‘吼’一顿,是绝对少不了的”,学生们说。

 

2009年,因病情恶化,他不得不住院治疗。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从病房溜回实验室,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家人劝他多休息,他却说:“帮学生改改论文,和学生说说话,我就不觉得难受了。”

 

从2009年发现病情起的两年间,刘廷析前后共住院十多次,但每一次他都要从病房里“逃”出来。

 

去年6月,刘廷析已经没法再下床了,他就把学生叫到病床边进行指导。“老刘只要一讲到课题,苍白的脸上立即充满生机,眼中透出神采。他一讲就是一个小时,拿着笔记本改论文,一字一句改得那么认真。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虽然只过几分钟,他就要喘口气歇一下。”回忆起那段时光,他的学生周婷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师弟师妹不一定能够受到这么好的训练了。

 

“有困难,找老刘”,这是刘廷析对学生的承诺。去年7月,所里举办红歌会,学生们挂出巨型横幅——“老刘,我们挺你!”这也是学生的期待,他们盼望出现奇迹,老师能再次出现在他热爱的实验室里。

 

乐观向上,传递勇气和真诚

 

“他在大学期间就得了一个绰号叫‘牛筋’,他的韧劲可想而知”。爱人邓敏是刘廷析的大学同学,多年来,她对刘廷析的事业追求一直默默支持。

 

“他常常感叹忠孝不能两全,但全家人都知道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我们都支持他!”邓敏回忆说,很多个周末的晚上,他一次次将外衣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问自己:“到底去不去实验室?”最后,他依然选择实验室。

 

由于大多时间在实验室,对于儿子的教育,刘廷析开玩笑说,“我还是以身教为主吧,言教就交给妈妈了。”

 

但是,刘廷析也会去儿子班上介绍如何用斑马鱼做科研,带小朋友去鱼房参观。邓敏说,2009年,所里组织家属活动,那也是全家最后一次出游。当时刘廷析的身体就已经不适,但他还是尽力陪着儿子走走山路。

 

“虽然体力下降,但只要是实验室有事,他拔腿就走。每次犯病,都是所里领导硬逼着他去看病,他却总说,我没事,我心里有数。”

 

刘廷析喜欢用格言激励自己、鼓励学生。实验室、斑马鱼房的墙上,到处都有刘廷析贴出的名言警句。健康所党委书记孔巍说:“每次到这里,都能发现墙上的句子一直在更新。这些句子中不仅有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和鼓励,也有对遇到困难同学的引导和抚慰,很有用意。”

 

“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和大家一起走。”这是他对团队精神的诠释。

 

“老刘总是强调,实验的每个细节,都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精神。”在周婷看来,即使到现在,无论做实验还是写论文,都感觉刘老师就在身后站着一样,一点也不敢马虎,哪怕在论文图示中字母标示中有零点几毫米的空隙也得对整齐,辅助线也得画清楚,因为老刘说,实验室的风气就体现在细节中。

 

在他的实验室里,学生的科研依旧在继续。

 

“知道您从未离开我们,因为你的精神和思想早已融入我们的骨髓,我们会更加努力!”学生们这样写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