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名为《乙酰化在细胞自噬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etyl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组蛋白乙酰化酶Esa1以及去乙酰化酶Rpd3通过调节自噬发生关键蛋白Atg3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动态调控。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09级博士生易聪是论文的第一作者,俞立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类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物质降解途径,目前发现自噬参与了蛋白质、脂质、受损细胞器和蛋白聚集体的降解。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细胞存活、细胞死亡、抗原呈递、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自噬功能的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也有直接关系,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病等。因此,研究细胞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