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王正国提出研究通用型干细胞的设想和目标。在张波研究员带领下,课题组比较研究了胚胎、骨髓、脂肪等多种来源的干细胞后,选定取材容易、创伤小和具有可控制的多向分化能力的脂肪组织作为解决干细胞来源的突破口。课题组锁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MHC(主要组织相容抗原复合体)。实验证明,经过基因修饰、改建的脂肪干细胞成功去除了免疫排斥反应,具有不致畸、不致瘤等生物安全性。
课题组先后用猪和恒河猴进行动物实验,提取它们的脂肪干细胞,转入人巨细胞病毒产物,下调MHC表达水平,使其成为通用型干细胞。然后将其种植到课题组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仿生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上,成功地修复了猪和恒河猴2.5厘米的大块骨缺损。实验证实,3个月后,移植的外源性基因逐渐丢失和降解,自体新生骨组织逐步取代移植组织。
该方法为临床制备大量“通用型种子细胞”提供了可能。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移植配型或将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