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因素

来源:中国生物器材网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5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正确的麻醉处理,是动物实验成功的有力保障。而麻醉处理不当,会给实验结果带来难以分析的误差。要想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除掌握实验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遵循科学的麻醉程序外,还应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如动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1、动物因素

    1、1 年龄和体重

    动物对药物的反应随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有人将大鼠、小鼠按年龄分成幼年、成年、和老年3组,观察年龄对乙醇、戊烷和二氯乙烷等急性毒性的影响。按 LD50及麻醉浓度观察,敏感性显示为幼年>成年>老年。对毒物反应的年龄差异,可能与毒酶活性有关。幼年动物因缺乏这些酶,故对物毒很敏感。新生大鼠约在出生后8周内解毒酶才达到成年大鼠的水平。大鼠的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约在出生后30D才达到成年大鼠的水平。另外,幼年动物,特别是刚出生的动物,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药物消除能力低,这些因素使游离型药物及进入组织的药量增多,易发生蓄积中毒现象。

    体重小的动物每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率较大动物高,因此,动物越小,每单位体重所需的麻醉药剂量越大。一些慢性实验,观察时间较长,可选择年幼、体重较小的动物做实验。

    1、2 性别

    实验证明,不同性别的动物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也不尽一致,雌性动物性周期不同阶段和怀孕、授乳时的机体反应性有较大的改变,因此,一般情况优先选雄性动物或雌雄各半做实验。雄性动物的基础代谢率较雌性高,孕期中雌性动物代谢率增加,对药物比较敏感。如角新碱用于5~6周龄的雄性大鼠,可以见到镇痛 效果,如给雌性大鼠则没有镇痛效果。3月龄lWistar大鼠摄取和排泄乙醇量按单位体重计算,雌性比雄性多。

    1、3生理和健康状况

    体瘦、肌肉发达的动物较脂肪多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大,这是因为相对非代谢组织,其基础代谢率较低。活动可增加代谢率,因此,好动的动物所需的麻醉量大。身体状况差的动物,所需麻醉药量小耐受性降低。易发生中毒现象。犬食量不足或体重减轻10%~20%后,麻醉时间显著延长。

    1、4 动物饲养

    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是维持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饲料对动物的关系更为密切。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抵御疾病的能力及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营养丰富的饲料。动物在麻醉之前一周应提前到位,给于精心的饲养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能过高或过低,如大量食肉的犬其基础代谢率提高90%;小鼠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于20%易产生肠道疾病;豚鼠饲料中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坏血病。

    2、环境因素

    2、1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缓慢的变化,机体可以进行自动调节与之相适应。但变化莫测过大或过急,对机体将产生行为和生理等不良影响。因此,实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升高,易发生中毒现象。因此影响麻醉效果。

    2、2湿度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过低(低于40%)易导致灰尘飞扬,对动物的健康不利。空气的相对湿度对动物的体温调解也有密切关系。在高温情况下其影响尤为明显,如湿度在40%以下,大鼠易发生坏尾病,在低湿度条件下,大鼠或小鼠的哺乳期的雌鼠易发生吃子现象。湿度对动物的体温调解和健康状况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着动物对麻醉药物的反应性。因此,进行动物麻醉的实验室,相对湿度宜在40%~70%之间,50%±5%最好。

    2、3 空气的流速和清洁度

    实验动物其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一般均比人类大,因此气流对动物的影响也较大。空气流速一方面影响动物体表散热,尤其对麻醉状态下的动物的体温影响最大。另一方面,适当的空气流速,可将实验室内污浊的气体,如氨气及时排出。实验表明,实验动物所在环境空气中,氨浓度过高可刺激动物粘膜而引起流泪、咳嗽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发炎、肺水肿或肺炎。因此,进行麻醉的动物实验室的空气应尽量保持新鲜,要求氨浓度小于20mg/L、气流速度10~25cm/s换气次数8~15次/h。冬季应尽量避免出现穿堂风。

    综上所述,动物因素和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使机体对麻醉药物的代谢酶系和清除能力不同,因而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因此,对动物麻醉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酌情增减剂量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