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制方法 体重2.5~3.5kg新西兰兔,体重超过4.5kg不易诱生出角膜新生血管,采用盐酸氯胺铜(50mg/kg体重的剂量)和氯丙嗪(10mg/kg体重的剂量)经肌肉注射麻醉,0.5%盐酸丙氧苯卡因点眼局麻。用棉签拭去过多水分,直径7mm滤纸片浸泡在浓度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10~20s后,置于兔角膜中央持续2min,第1min后,加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25μl点在滤纸中央,再留置1min。然后用15ml平衡盐液冲洗60s。
(2)模型特点 兔眼伤后2h以内,角膜缘血管网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炎症细胞聚集、黏附、渗出、趋化至烧灼区为主。27h后,角膜缘血管网有血管芽生长并朝烧灼区方向延伸。同时不断吻合分枝。72h长入角膜,7d到达烧灼区。化学烧伤1周,角膜新生血管开始分化改建,许多小血管形成后不久便被吸收。1个月时仅有少数大血管存在,水肿和炎症细胞消失,角膜基本恢复透明,仅有血管本身造成的混浊。
(3)比较医学 本模型方法的原理是采用碱性化学药物造成角膜碱烧伤,从而诱生角膜新生血管,属于炎症性模型。角膜灼伤导致多形中性粒细胞浸润角膜基质,然后新生血管增生。该模型非常逼真地再现了角膜碱烧伤的病理状态,是研究炎症性新生血管发生机制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其缺点很难定量性分析以及使角膜易患细菌性角膜炎和角膜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