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免疫原性方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学》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复制方法  实验动物一般选择豚鼠(8~10周龄)和大鼠(6~8周龄),豚鼠用过量CO2吸入处死,用3.5mm环钻钻切豚鼠中央角膜作为供体,大鼠作为受体。采用肌注氯胺酮(60~80mg/kg体重)和赛拉嗪(5~10mg/kg体重)全身麻醉,再用0.1%盐酸丙氧苯卡因术前点眼一次,采用常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式。用3.0mm环钻制作受体植床,用11-0尼龙线将供体角膜缝合于受体植床,共间断缝合12针。术毕采用庆大霉素眼膏涂眼。半数缝线在术后5d拆除,其余缝线在第8日除去。一般少术后6~8d,植片发生水肿,血管密集增殖。

(2)模型特点  本模型机制在于机体角膜中存在HLA和ABO两个抗原系统,HLA抗原具有种系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较同种异体间的差异更为显著,可诱发免疫排斥反应。异种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活性细胞或抗体,局部供体抗原与来自全身免疫系统的抗体和免疫细胞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激活补体,激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淋巴因子浸润,其对诱生角膜新生血管起重要作用。

(3)比较医学  异种角膜移植或角膜基质内注射牛白蛋白是诱生免疫原性CNV动物模型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研究免疫原性CNV的调控机制和评价CNV和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