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寨卡病毒感染爆发的分子机制

来源:科技部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8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
 
寨卡病毒(ZIKV)等引起的多种蚊媒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寨卡病毒感染蚊虫的分子机制、蚊媒病毒如何完成“宿主-蚊虫”的生命周期是医学界面临的科学难题。
 
北京大学汪涛主持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要病原微生物感染与耐药性相关的膜蛋白结构功能研究”通过对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等黄病毒NS1蛋白的功能结构研究,揭示了寨卡病毒亚洲系的感染爆发分子机制。在这一项目中,研究发现NS1蛋白通过抑制蚊子肠道免疫系统来帮助病毒完成对蚊体的感染(图一),阐明了NS1蛋白在黄病毒感染蚊虫媒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亚洲系寨卡病毒NS1蛋白上的一个氨基酸位点突变 (NS1 A188V) 导致NS1蛋白的分泌能力增强,使得病毒可以更高效地感染蚊虫,导致蚊虫病毒感染率大幅上升(图二),这可能是造成寨卡病毒大范围流行的原因。这一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和报道了NS1蛋白在寨卡病毒等黄病毒感染传播中的重要功能,为解释近年来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研发新型寨卡病毒疫苗及药物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及《自然 微生物学》上。(Nature 545, 482–486 (25 May 2017). doi:10.1038/nature22365) &(Nature Microbiology 1, Article number: 16087 (2016) doi:10.1038/nmicrobiol.2016.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