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比较医学研究的开创和比较医学科学的发展

来源: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简报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2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编者:本篇内容基于《比较医学》(施新猷: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年)及已发表的论文,并结合实验动物科学研究进展,阐述我国比较医学研究工作的开创、比较医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使国内同行和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比较医学的发展过程,以及比较医学的发展对现代医学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开创我国比较医学研究、推动比较医学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前辈们表示敬意。
 
比较医学(Comparative Medicine)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之健康和疾病现象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它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前沿学科,是发展前景广阔、应用潜力巨大、生命力极强的学科,是现代医学赖以发展的支柱。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G.D.Snell 博士说:“比较医学是推动人类健康研究的焦点学科,比较医学家将永远站在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线上……”
 
比较医学是20 世纪80 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应中国政府邀请,1980 年和1981 年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医学院比较医学系系主任兼该校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徐兆光教授访问中国,受到了万里副总理、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农业部部长何康、中国医科院院长沈其震、中国农科院院长程绍迥、北京农业大学校长沈其益以及科技界不少知名学者的接见与会见,举办了高级研讨班(1980 年,友谊宾馆)和高级讲习班(1981 年,西苑宾馆),促成了42 位学员联名提出加强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的建议和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共同提出有关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中长期规划,可以说由此启动了中国实验动物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随后,我国著名实验动物专家刘瑞三教授应邀由中国政府派出到该校以访问学者和该校客座教授身份与徐兆光教授合作进行研究,课题就是组织编写国际学坛缺门的《比较医学》参考书。刘瑞三教授为此访问了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医学院比较医学系图书馆、美国东部医学图书馆(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奥勒冈州立大学医学院图书馆(波特兰)和农学院图书馆(考瓦拉斯)、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图书馆(鲁伯克)、美国退伍军人医学研究中心(坦珀),并且随同中国国家科委实验动物考察团访问过美国卫生署(NIH)的动物资源局和14 个大学比较医学系和研究所的动物中心,并以《比较血吸虫病学(血吸虫病学与比较医学)》为题到4 个大学做了巡回报告,参加了约翰霍浦金斯大学比较医学系为美军化学战中心开设的实验动物科学讲习班(巴尔的摩)及美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高级实验动物科学讲习班(佛里德雷克)和美国第一次艾滋病动物模型会议(华盛顿),广泛收集资料和交流对比较医学的看法。刘瑞三教授讲:“尽管当时美国已有19 个医学院建立了比较医学系,但对这一学科的认识还是不足,还停留在朴素地从小动物模型直接推论到人的简单推论法,这确实令人忧虑。因为这种外插法推论(extrapolation)是科研工作之大忌,特别是用到医学、药学研究时是很危险的。人命关天,非同儿戏,社会责任推动我们继续为比较医学的学科建设呼吁,又回到编一本书的课题来。”
 
为编撰《比较医学》,徐兆光教授和刘瑞三教授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并汇集成册,但发现远远不够分量。即便如此,刘瑞三教授乃决定将资料带回了国内,并请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陈筱侠教授增补了一些材料,以《比较医学进展》名义出版,由此引起科技界对这门学科的关注。
 
在编撰《比较医学》方面,第四军医大学施新猷教授是其中一名积极的倡导者、响应者和推动者。施教授认为:“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比较医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公认,编写一本系统、全面的《比较医学》参考书,是适应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生命科学研究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从1987 年起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先后刊出两期《比较医学》增刊,发表论文80 余篇,并先后编著出版了《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医用实验动物学》、《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等多部专著,为编著《比较医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为不辜负老前辈的重托和国内同行及广大读者的期盼,在原来编著书的基础上,由施新猷教授牵头组织专家提出了编写《比较医学》的提纲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01 年11 月在上海召开了该书的审稿讨论会,最后定稿。
 
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图书、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辛勤努力完成了《比较医学》的编写。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篇共30 章,近240 万余字。总论篇包括比较医学概论、比较医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选择应用和影响因素、现代实验动物(近交系、免疫缺陷、悉生、无菌、免疫基因系统等动物)与比较医学、生物高技术(动物基因组、转基因与基因剔除、克隆、胚胎工程、生物芯片、组织工程、纳米、IVC 等技术)与比较医学、比较药理学、比较毒理学、比较环境卫生学及中医证型与比较医学等9 章。各论包括比较免疫学、肿瘤学、神经与精神病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泌尿病学、生殖生理与畸胎学、内分泌病学、骨骼病学、口腔病学、五官病学、理化损伤病学、营养与代谢病学、病毒病学、细菌病学、寄生虫病学、皮肤病学、遗传病学和老年病学等21 章,各章均从比较解剖组织、比较生理、比较生物化学、比较病理、自发性模型、诱发性模型、细胞株、特殊动物实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这本专著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比较医学的巨著,它不仅为广大学者奉献了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比较医学》参考书和工具书,而且也为我国创建《比较医学》学科奠定了基础。刘瑞三教授和徐兆光教授是这样评价的:“正如哲学指导社会科学一样,比较医学影响着整个实验动物科学事业。仅有“动物模型”或“模式动物”的建立,如果不广泛类比,就很难以推论为定论,也就是使动物实验降低可靠性甚至失掉意义。这正是《比较医学》强在生命力之所在。”
 
随后,我国诸多学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推动比较医学科学的建设,如,一些研究实力强、比较医学研究开展早的实验动物单位成立了比较医学机构,一些高校开设了《比较医学》选修课。为应用实验动物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类比研究成果的交流搭建平台,2003 年《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1.3~2002 年)易名为《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本刊主编、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方喜业教授为此写了创刊词,施新猷教授撰写了开篇之作-《比较医学-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学科》。2006 年《上海实验动物科学》易名为《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为此,本刊编委会发表了“比较医学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一文,阐述动物模型定义、以及与比较医学研究的关系。顾为望教授等专家学者撰写了“基因工程动物与现在比较医学研究”论文。
 
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科技管理部门立项支持动物模型和比较医学研究,利用动物模型探索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机理,以及疾病控制预防的有效技术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比较医学研究的发展。
 
由此可见,专著的出版、杂志的易名、比较医学研究机构的建立、科研项目的设立与研究成果的突破,以及后来许多学者在此领域的贡献,推动了我国比较医学的研究,开创了我国的比较医学学科。
 
参考文献:
1.施新猷,王四旺,顾为望,等.比较医学.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施新猷.比较医学-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学科.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3,13(1):1-4
3.施新猷.医学动物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4.顾为望,刘光泽,王万山.基因工程动物与现代比较医学研究.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6,26(1):
4-9
5.本刊编委会.比较医学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6,26(1):59-6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