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源性发作主要是一些听源发作敏感的啮齿类动物在受到铃声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典型的运动性发作。目前常用的听源发作敏感小鼠有DBA/2J,A/J和队LB/L3个纯种,国内应用较少。国内有P77-PMC听源性发作敏感大鼠,发作率达80%以上,其特点是生后2~3周开始发作,性成熟时达高峰,以后维持终生,反复发作也不死亡。在国内现已广泛用于抗癫癎药物和癫癎发病原理等的研究。
(1)复制方法 实验装置是由双层有机玻璃圆筒制成的听源性发作仪,其外筒直径为50cm,高65cm,内筒可以自由移动,直径为35cm,高65cm。仪器上方装有110~120dB的高音电铃,供刺激用,下有一自由开关小门,供取放动物用。
选用成年P77-PMC大鼠,雌雄均可。实验前12h禁食不禁水,将其放入听源性发作仪内,连续给予60s的铃声刺激,每天一次,连续3d。动物每天应在固定的时间以相同条件刺激,反应恒定者用于实验。
(2)模型特点 听源性敏感动物在受到强铃声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典型的运动性发作。其发作可分为四种类型:奔跑Ⅰ型(动物在60s的铃声刺激期间只奔跑1次,不发生惊厥);奔跑Ⅱ型(具有奔跑期和静止期,直到停止刺激为止,也不发生惊厥);惊厥Ⅰ型(动物只奔跑1次,随后出现阵挛性惊厥);惊厥Ⅱ型(奔跑2次,惊厥1次)。给药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测其反应强度。
听源性发作的始发部位在脑干或中脑,但脑组织无任何器质性病变,而在不刺激情况下,其行为与听源性发作不敏感的正常鼠无任何区别。
(3)比较医学 听源性发作与人类之光敏性和强直一阵挛发作近似,均具有遗传性,是研究抗癫癎药物和原发性癫癎发病原理常用的病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