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主任饶毅开幕式致辞
4月23日,由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脑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联合举办的2019北京“脑与行为”国际研讨会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据悉,此次会议以“脑与行为”主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神经环路发育与突触可塑性研究、认知及其相关障碍的研究、睡眠和节律的遗传学及合成生物学研究、神经科学前沿技术等。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饶毅在开幕式上表示,北京脑中心以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为原则,对接承担中国脑计划任务,积极参加北京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独具特色、跨学科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机构,使北京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镇。
随后,美国、日本、韩国等相关领域国内外科学家就国际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作为主题报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HHMI研究员、UCSF教授Lily Jan(叶公杼)解析了“神秘的TMEM16蛋白家族”;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HHMI研究员、UCSF教授Yuh-Nung Jan(詹裕农)带来《独辟蹊径:探究尚未解决之科学问题》的演讲;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主任Hee-Sup Shin则为现场参会人员报告了“恐惧记忆障碍心理疗法的神经环路”相关内容。
睡眠在健康和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但控制人类睡眠调节的因素仍知之甚少,人类睡眠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而环境影响也对人类睡眠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战。这也是脑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这个话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UCSF教授Ying-hui Fu(傅嫈惠)讲述了从分子机制上探究人类睡眠;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教授John Hogenesch和吴刚则讲述了儿科医院节律医学实践以及人节律时相的群体生物标记;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日本RIKEN研究所研究员Hiroki Ueda从哺乳动物睡眠/觉醒的系统生物学角度探索NREM/REM的分子学定义;日本筑波大学WPI-IIIS教授Hiromasa Funato 汇报了小鼠睡眠和能量代谢的遗传学调控;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Joanna C. Chiu 讲述了营养敏感蛋白O-GIcN酰化调节节律生理。
此外,会议期间北京脑科学中心还将组织专家对9位海外青年学者进行集中招聘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