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科技部通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聂品研究员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9CB118700)获得批准,项目将于2009年1月启动,执行期为5年。本项目将围绕“鱼类生长、营养代谢与抗病的遗传学基础和调控机理”,“病原的致病机理与疾病免疫防控的理论”和“不同功能类群生物在维持池塘养殖水环境稳定中的作用”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建立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化养殖所必需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引领水产养殖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项目共设6个课题:1. 草鱼生长与抗病性状的遗传分析;2. 草食性鱼类的营养需求与代谢及其调控机理;3. 鱼类烂鳃病病原的致病机理与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4. 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机理与保护性抗原研究;5. 有益微生物对养殖水环境的调控作用及机理;6. 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群优化与水环境调控。水生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所内鱼类生理生态学、鱼类基因工程、鱼类免疫学与寄生虫学、水生病毒学、水生动物蛋白质工程、原生动物分类与生态学、鱼类分子病理学和健康养殖学等学科组的解绶启、余育和、张奇亚、汪亚平、王桂堂、戴和平和汪建国等研究员分别主持或参与各课题的研究。项目参加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暨南大学以及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
据聂品研究员介绍,我国水产业发展与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有的水产养殖模式亟须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我国当前渔业科技发展水平与渔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求极不适应,这是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也是这个项目立项的意义所在。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建立适合我国池塘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系统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构建集约化水产养殖的理论体系,指导我国淡水池塘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引领我国水产科技和水产养殖遗传产业的未来,以期促成我国从渔业大国到渔业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