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非常感谢刘教授接受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的专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业界针对哪些实验动物易感?哪些实验动物不易感没有确实证据,您认为当前实验动物相关部门、兽医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哪些方面工作?
刘光清教授: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人们对它是否在宠物和人之间传播感到担忧。这种顾虑也不是杞人忧天,最近,我国一些科学家的检测和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最近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雪貂和猫中复制效率很高,而在狗、猪、鸡和鸭中复制能力微弱,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现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猫之间传播;华中农大最近对疫情爆发后,采自武汉市的102个样本,用ELISA方法检测病毒抗体的结果显示,15只猫(14.7%)的血清对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域(RBD)呈阳性。这意味着新冠病毒有可能在人与猫之间传播。尽管上述研究结果还要通过对更多的动物样本进行检测和研究,但是也足以说明宠物甚至某些实验动物有可能对新冠病毒是敏感的,这种现象将加大对新冠疫情的防控难度。鉴于此,建议相关部门在加强对宠物和实验动物管理的同时,也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全面排查具体哪些动物对新冠病毒是敏感的,这项工作仅靠部分科研工作者的自发性研究是完成不了的,所取得的结果也难以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为此,呼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未来能加大对实验动物和宠物科研的资助力度,支持对宠物和实验疫病的防控技术研究。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当前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对不同实验动物是否易感新冠病毒进行检测?
刘光清教授: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对实验动物进行检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病原的检测:主要是针对核酸检测,如RT-PCR、荧光PCR法、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恒温扩增芯片法等;另一类就是病毒抗体检测,目前已获批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分别采用的是胶体金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上述两类检测方法在人冠状病毒检测和研究中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近日英国英鸟的一则报道“印度猴群离奇死亡,尸体肺部肿胀有高烧症状,专家紧急验尸查新冠”,引起了实验动物业界的热切关注,您对当前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在疫情防控管理方面有什么建议?
刘光清教授: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是开展人类重大疫病的疫苗和药物研发需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鉴于这些动物与人类健康关系非常密切,保障其生命健康也就非常重要。因此,对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疫情防控管理也非常有必要,如果有疫苗使用,可以根据使用动物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其进行预防接种。没有疫苗使用,或者是在诸如新冠疫情爆发的情况下,就要加强对此类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例如加强对房舍的消毒、注意饲养员与动物之间的接触,严禁感染病原的工作人员进入动物房,避免实验动物与外界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接触,在饲养方面,可以在食物里添加一些必要的维生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在哪些动物是否易感未得到证实情况下,由于实验动物分别在屏障环境与普通环境饲养,业界科技工作者提出不同的饲养环境,实验动物的防控管理工作难度大,对此,您有什么对策或建议?
刘光清教授: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而且从事不同行业的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素质和生物安全意识存在很大差别,这就为实验动物疫病的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尤其是在当前新、旧传染病频繁发生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管理层出台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尽快规范实验动物的管理和使用,制订严格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标准和制度,并加大、加强执行力度。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针对本次疫情,您团队就动物新冠病毒方面开展了哪些科研攻关?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成果?后续将开展哪些研究工作?
刘光清教授:我们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宠物冠状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重点研究犬、猫冠状病毒的遗传变异机制、致病机制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宠物冠状病毒的抗原和抗体的检测方法、建立了猫冠状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平台,成功研制了其病毒样颗粒,筛选了一些对动物冠状病毒具有良好疗效的化学药物和小分子多肽。我们下一步研究工作将致力于研发犬/猫冠状病毒的新型疫苗研发,尽快解决基因工程疫苗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瓶颈因素,争取早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宠物用冠状病毒疫苗。
专家介绍:
刘光清: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小动物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农科英才”领军人才,上海市农业领军人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动物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主要致力于 (1)动物重要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及其免疫机制研究;(2)宠物病毒病的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研究;(3)新发小动物传染病的监测及其防控技术研究。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20多项。在Plos Pathogens., JVI、JBC、JGV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50余篇,主持编写专著2部;获得授权专利5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