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常态化管理的形势,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屏障医学专业委员会根据学科特长及专委会职责,及时调整2020年度工作计划,于6月6日-6月27日,采用线上讲座形式成功举办屏障医学宣传月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相关科技及科普工作。
屏障医学宣传月活动以“四期八讲”的组织形式开展,围绕“生理屏障、学科屏障、认知屏障”三个层面,聚焦血胎屏障、血脑屏障、血眼屏障以及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四个主题开展屏障医学相关知识的传递传播,沟通交流专业技术、普及惠及大众。
针对疫情期间妊娠期女性用药及就诊问题,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程兰主任医师在繁忙临床工作间隙以《孕期用药浅谈》为题开启了首期讲座:既介绍了胎盘屏障的概念和意义,也详细讲解了药物跨胚胎屏障的分类原则,最后普及了妊娠期及哺乳期相对安全药物和绝对禁忌药物。该讲座提示:妊娠期用药比较复杂,一定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程兰主任医师《孕期用药浅谈》讲座截屏
同期第二讲,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文晓柯主任药师以《药物对出生缺陷的影响》为题,围绕胎盘屏障以及医师、药师和患者的用药困惑,总结概括了不同药物对增加或降低出生缺陷的影响,尤其为降低出生缺陷提出了用药建议,在子代健康以及优生优育方面给出了专业指导。
文晓柯主任药师《药物对出生缺陷的影响》讲座截屏
第二期,四川农业大学陈正礼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帕金森病及MPTP诱导的帕金森猕猴模型》。陈正礼教授从概念、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等方面介绍了帕金森病,详细讲解了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述了神经毒素MPTP所致帕金森猕猴模型的临床行为学和病理特点。
陈正礼教授《帕金森病及MPTP诱导的帕金森猕猴模型》讲座截屏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黄伟研究员以胶质母细胞瘤为导入背景,讲解了《脑靶向递药载体与脑胶质瘤治疗》,首先综述了脑靶向药物递送载体研究进展及设计理念,并介绍了他和研究团队在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尤其是短肽修饰的脑靶向载体治疗脑胶质瘤方面的科研成果。与陈正礼教授从事的非人灵长类帕金森动物模型构建工作形成完美衔接,既展示了专委会委员在血脑屏障方面的研究工作,更体现了专委会跨学科屏障的组织形式和屏障医学学科优势。
黄伟研究员《脑靶向递药载体与脑胶质瘤治疗》讲座截屏
第三期活动,针对疫情期间网课频仍及用眼过度实际问题,在眼科科技科普方面,首先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赵少贞教授带来《干眼防治策略与眼用生物材料需求》讲座。赵少贞教授首先讲解了眼表屏障在干眼中的变化,干眼的临床症状与治疗策略,尤其疫情居家期间使用视频终端的时间延长,大大增加了干眼患病的风险,她用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疫情期间承受干眼痛苦的患者提供了用药指导。紧接着从临床需求角度出发,展示了眼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和药物递送系统的现状和不足,指出眼科对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巨大需求,而专委会搭建的“理工农医”大融合的理念将积极推动眼科用药及眼科器械研发。
赵少贞教授《干眼防治策略与眼用生物材料需求》讲座截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南开辉研究员以《眼部屏障及药物递送体系系统评价》为题展开讲座。南开辉研究员首先讲解药物递送体系与眼部屏障作用的机制,然后围绕生物材料在眼科的转化应用,重点讲解了他和研究团队在载药膜片、胶束等系列药物递送体系方面的探索,最后提出了对眼科药物缓控释技术开发与转化的思考与展望,表达了对于我国深入开展自主研发眼科缓控释药物工作的迫切愿望。
南开辉研究员《眼部屏障及药物递送体系系统评价》讲座截屏
最后一期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代解杰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实验动物在屏障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代解杰教授首先简述了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后详细总结血脑屏障、肠黏膜屏障、皮肤屏障、血胎屏障和血气屏障等五大屏障的解剖、生理功能、病理改变、常用动物模型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并且期待与临床医生、科研人员一道选择更好的、组合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各种屏障的机制机理研究以及药物递送、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等探索,既跨学科普及了实验动物资源及模型构建知识,也对“屏障医学”概念及专委会组织形式给予了肯定。
代解杰教授《实验动物在屏障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讲座截屏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葛良鹏研究员在《实验用猪的微生物净化与应用》讲座中首先对实验用猪进行简介,然后强调实验用猪的微生物净化的必要性和微生物净化策略,接着详述了实验用猪在生物材料供体、生物安全应急、医疗器械临床前评价和手术培训、药物生产鉴定评价和模型动物方面的广泛应用,最后介绍了无菌猪在医药健康领域、食品领域和畜牧业中的重大应用价值。该讲座既给非实验动物专业科研人员普及了实验用猪的诸多知识,又提供了宝贵的实验动物资源与信息,在医疗器械研发以及实验用猪推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葛良鹏研究员《实验用猪的微生物净化与应用》讲座截屏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屏障医学专业委员会屏障医学宣传月系列讲座为促进“理工农医”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了平台,秉承着“临床需求-医疗器械(药物)研发-动物评价-临床应用”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屏障医学学科和实验动物科学发展。专委会本着开放包容的学术思想和组织模式,在屏障医学学科框架内和实验动物学会组织领导下,力求临床医师与相关科技科普专家开展深层次对话,碰撞思维的火花,推动临床、药学、医疗器械以及实验动物相关知识传递传播、宣传普及,深化生理屏障、学科屏障和认知屏障的跨越与维持,促进交流协作,丰富屏障医学学科内涵和实验动物科学外延。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屏障医学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