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仁酸诱发癫痫动物模型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8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200~300g;药物:海仁酸(kain-ic acid, KA)。

2.造模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KA用生理盐水将其配成2mg/ml,分别按6mg/kg、10mg/kg、14mg/kg三种不同剂量给大鼠腹腔注射,均能建立较好的癫痫模型。一般选用10mg/kg KA腹腔注射造模效果较好。

此外也可采用局部给药,包括脑室内给药(剂量为0.4~1.5μg)和脑内局部注射(剂量为0.5~2μg);或者系统给药,将8~12mg/kg的KA经皮下或静脉注射。

3.造模原理  海仁酸是脑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在脑内,它作用于谷氨酸或门冬氨酸能末梢的突触前膜KA受体上,刺激内源性兴奋性氨基酸使其释放和抑制其再摄取。脑内或系统给予惊厥剂量的KA,可诱发动物再现试验性癫痫发作。

4.造模后的变化  注射后10~20min大鼠由自由活动状态逐渐转为安静或俯卧,随后出现眼神呆滞,头面部肌群稍有轻微颤动。然后进入小发作期,伴有眨眼、耳抖和搔抓动作。继而逐渐进入大发作,轻者表现为前肢伸直,抬头偏向一侧,全身不断抖动。重者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烈抽动,尖叫,口角流涎,四肢僵直,或突然跳跃,直立,滚翻,摔倒,发作持续约5min。

癫痫大鼠海马结构内形态学变化主要表现在CA3区锥体细胞和齿状回门区中间神经元的大量减少和CA1区锥体细胞的不同程度的受损。而CA2区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则保持完整。此外,还可见大鼠齿状回出现异常的苔状纤维发芽现象和胶质细胞增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