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

来源:《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7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操作步骤】雄性SD大鼠,体重180~250g,实验鼠饲以普通饲料,自由饮水。分别于第1、4、7d皮下注射2%乙酰苯肼(APH)生理盐水溶液,第1次剂量为1ml/100g体重,第2、3次剂量为0.5ml/100g体重。

【结果分析】APH可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发生变化,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向脾脏转移,故在代偿期呈现血细胞增多,红细胞因中毒被破坏而减少,而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则急剧增多。实验大鼠在注射APH后第3d开始出现神疲乏力,行动迟缓,嗜睡,团缩弓腰,喘促心悸,面、眼、耳、尾苍白而凉,毛蓬竖而少光泽,血暗红,尿黄。剖腹观察,肝、脾肿大,尤以脾肿大更为显著,呈暗红色。注射APH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急剧下降,但网织红细胞、海氏小体和白细胞总数则显著增多。注射APH后1~7d,血红蛋白为49%~79%(正常为16.689%);红细胞为2×1000000~4×1000000/mm3(正常为8×1000000/mm3);白细胞为3×10000~3.9×10000/mm3(正常为5×1000~1.5×10000/mm3);网织红细胞为85%~95%(正常为0.2%);海氏小体为30%~38%(正常为0)。现已知许多药物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或使血红蛋白变性者,多有海氏小体的出现,所以海氏小体的出现是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