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动物福利愈发得到重视,要求实验动物设施在空间允许且不干扰试验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实验猴采用合笼的饲养方式(群养或配对饲养)。
01 为什么实验猴要合笼?
实验猴合笼饲养益处颇多,合笼动物能够更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表现出更多的物种天性行为,与单笼饲养的动物相比异常行为表型如拔毛和自虐发生率降低。动物有慢性心理问题,会对动物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干扰研究结果并增加生物医学研究所需的动物数量。因此,减少实验猴单笼饲养和建立实验猴行为学管理方案不仅是确保更好实验动物福利的需求也是研究准确性的保证。
在第8版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指南》(The Guide)中,也强调了实验猴合笼饲养。
合笼饲养的目的
给实验猴提供一种能够表现出物种天性行为的环境来促进动物的健康。合笼饲养被公认为是实验猴最佳的环境丰富形式。实验猴从单笼饲养转为配对饲养时,其异常和焦虑行为明显减少,表现出更广泛的互动社交行为。有鉴于此,设施上应尽可能打造和提供实验猴的合笼饲养条件,管理上最好能够提供一个积极的行为管理方案,给予实验猴更多的社交机会。灵长类兽医联合会(Association of Primate Veterinarians, APV)特为此推出了一个指导原则,旨在为兽医、饲养员、科学家和IACUC成员提供关于如何开展实验猴合理饲养的管理方案。
02 指导原则
猴在野外生存环境下是群居动物,所以在动物设施内也应该在兼容的情况下成对饲养或在合适的种群中饲养,除非有兽医相关的福利考虑或是有IACUC批准的合理的科学理由,才能单笼饲养。
(a)单笼饲养的科学理由应该包括试验方案的内容,且由IACUC批准。
1、试验项目中的实验猴,如需要手术植入,禁食禁水或是饮食限制时可采用单笼饲养;穿戴试验马甲或是给药时,在不影响试验顺利开展时,不建议单笼饲养;进行传染病研究的实验猴,如果健康状况相似也可以采用群养。
2、IACUC应当审核单笼饲养理由的科学性,在确保试验项目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各种群养方式的可能性,如果必须进行单笼饲养,也需尽最大可能减少动物的单笼饲养时间。
(b)出于医护目的而进行单笼饲养的情况必须通过主治兽医的批准。
1、在美国,除非动物情况是永久性的,否则主治兽医应该每30天审核和评估动物是否仍需单笼,并且留下批准继续单笼饲养的记录。
2、在个体动物和多个合笼伙伴不相容的情况下,主治兽医在决定该动物是否需要单笼饲养时应基于每个个体进行判断。因为个别动物可能有特定的伙伴偏好,所以在决定将其永久单笼前应该考虑尝试多个合笼伙伴。
3、若是异性合笼,则应该在考虑动物相容性的同时也确保有合理的避孕措施。
4、一个动物的合笼史,包括饲养史(如有),合笼伙伴,失败的合笼尝试,都应在其个体档案上进行记录。
5、治疗时的临时单笼饲养可以根据动物的健康情况或是指定的治疗方案来决定。
(c) 当动物必须单笼时,它们应给与比合笼饲养动物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更丰富的环境,如更多与人互动的机会或是周期性的使用运动笼。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让单笼饲养的动物互相接触(比如隔着栅栏理毛)也属于改善环境丰富的一种方式。
03 指导原则
多种因素影响实验猴的群体的相融性,如年龄、行为、性别、社会等级、繁育需求和健康状况等。开展群体饲养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给予动物适当的熟悉期,能够减少它们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更好地建立有效的共居关系从而减少因相互攻击而导致受伤情况的发生。
(a)熟悉期内,应该让动物之间有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接触。有保护措施的接触,比如动物间用栅栏隔开也是一种建立熟悉的方式。如果购买和检疫单个动物,那么其中一种可行的合笼方案就是指定一个动物陪同新到动物一起检疫,可以在检疫期就直接合笼饲养或者至少提供动物间的接触和陪伴。不是所有动物都需要这种熟悉期,特别是幼年动物。
(b)适当的主从关系的行为表现可以用来确定动物群体的相容性。对于猕猴种群,这些行为有臀部展示、后退、屈从动物的露齿行为和主导动物的自信姿态等。在合笼动物中若出现明显的恐惧表现,比如尖叫和蜷缩在角落等则说明动物不相容。
(c)最初的不相容和受伤并不总是代表合笼的最终失败,此时需要灵活地调整合笼方案,让动物有更多的机会找到相容的合笼伙伴。尽管合笼的成功率与低概率的受伤情况相关,但绝大数成功合笼的实验猴在首次合笼时都会表现出攻击行为。
(d)理想情况是,应该给动物更多的空间,以减少或消除领地的争端,并在发生冲突时增加它们逃跑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Guide for The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8th edition.
2. Association of Primate Veterinarians Socialization Guidelines for Nonhuman Primat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3. Animal Welfare Regulations (US).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