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烟雾染毒改良方法的应用

来源:实验动物科学2019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目的  探讨烟雾染毒的改良方法对小鼠存活率的影响。


方法  在普通姻雾染毒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制作一种可向染毒箱底部通入空气以增加氧气量,并能同时监测温度的染毒装置。将实验对象昆明系小鼠分为对照组(在普通染毒装置中,不染毒),染毒1组(普通染毒方法),染毒2组(改进的染毒方法)进行实验,应用统计软件SPSS20.0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小鼠的生存率、染毒装置内氧浓度以及总悬浮颗粒浓度变化。


结果 共选取160只昆
明系小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只,染毒1组60只,染毒2组60只,均雌雄各半。实验结果发现,染毒2组小鼠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染毒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²=7.647 P=0.02<0.05),染毒1组装置内的氧浓度明显低于染毒2组氧浓度,且染毒2组装置内的氧浓度波动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260,P=0.045<0.05)。染毒1组和染毒2组装置内的TSP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改进的烟雾染毒装置不影响毒物的剂量和染毒过程。


结论  改良的烟雾染毒装置会使实验动物在非药物因素作用下的死亡率降低,且不影响实验染毒过程。


阅读原文:香烟烟雾染毒改良方法的应用.pdf


阅读更多《实验动物科学》文章请扫二维码关注

微信图片_2020072410043027.jp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