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生动物

来源:《眼科实验动物学》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8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一、基本概念

悉生动物也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方法获得并饲养,但动物体内给予了明确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一般是将1~3种已知的微生物人工接种于无菌动物体内获得。常用于研究微生物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关系,并可按研究目的来选择某种微生物。

悉生动物是使特定的微生物定居于无菌动物的动物,可以说是一种动物与微生物的复合体,也饲养于隔离器中,饲养方法与无菌动物相同。由于这种动物是有菌的,所以隔离器内也有这种微生物的存在。

二、悉生动物的发展

悉生动物是随着无菌动物的发展而发展的。

悉生动物大规模地生产和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普通动物实验所无法发现的丰硕成果,这就丰富了无菌动物的研究内容。现在已把无菌动物、单菌动物、双菌动物、多菌动物和特殊病原体动物总称为悉生动物。近20年来是无菌动物研究的飞跃发展阶段,形成了跨越生物学、医学、兽医学的新兴学科——悉生生物学(Gnotobiology),它是以无菌隔离技术提供的各种动物为实验对象,研究实验动物本身以及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

悉生动物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国际悉生生物学讨论会已召开过7次,1981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七次国际悉生生物学讨论会,我国第1次派出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标志着我国悉生生物学的兴起和发展。

三、悉生动物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悉生动物应用在许多微生物学研究上。只有选用悉生动物,才有可能了解到单一微生物和机体之间的关系。多种微生物存在于同一机体内,可以观察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及机体之间相互关系和菌群失调的现象。当对某种悉生物施于物理、化学等其他致病因子时则可观察机体、微生物、致病因子3方面相互作用关系。

悉生动物可以弥补无菌动物的某些缺点。无菌动物抵抗力很弱,饲养管理的难度大。使无菌动物感染某种细菌后(即成为悉生动物)其抵抗力明显增强。所感染的微生物、寄生虫的种类可以根据实验目的需要而定,因此适宜作某些特定的实验,如在免疫学实验中,无菌动物不能发生迟发性过敏反应,而敏感一种大肠菌的悉生动物就可以发生了。

四、悉生动物的饲养管理

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一样,均饲养在无菌隔离器中,饲养管理方法也与无菌动物相同。很多实验证明,悉生动物生活能力比无菌动物要强,因此饲养管理也相对比较容易。在多种研究实验中,可以代替无菌动物。

悉生动物应定期作微生物检查,一方面检查是否被污染,另一方面检查接种的微生物是否定居。对未能定居的菌株还应补充接种。

人工感染用的肠道细菌,各国使用的不尽一致,它也受营养条件的制约。如日本使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表皮葡萄球菌(Stapbylococcus Epidermides),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5种。法国使用E.Coli、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粪链球菌、Sporulated Anaerubes(Genus Clostridium)和乳杆菌5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