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凝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来源:《常用医药研究动物模型》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造模材料  动物: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50~250g;药物:氯胺酮,青霉素;器械: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动物人工呼吸机,1411小高频刀。

2.造模方法  Wistar大鼠用氯胺酮100mg/kg腹腔注射麻醉,口腔插管连通动物呼吸机,呼吸比1:1,频率80/min,潮气量约14~16ml/kg。沿左侧胸骨旁斜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和深筋膜,并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胸大肌和前锯肌交界出,在靠胸骨缘处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第3、4肋间隙进胸,撑开肋间隙暴露心脏。用镊子提起心包壁层,然后用小剪刀小心剪开心包,棉签棒向上推开胸腺,在左心耳下缘与肺动脉圆锥间距主动脉根部约3mm处找到左冠状静脉,以此为标志,把1411小高频刀的电灼电极置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深部,电凝1~2s。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在两个以上肢体导联出现ST段上抬0.2mV以上并伴对应导联改变,肉眼观电凝区域变灰白,可初步判断手术成功。仔细检查心脏,如无出血即可关胸。术后肌内注射青霉素40万U以预防感染。

3.造模原理  动物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是研究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的重要手段。采用1411小高频刀通过电凝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

4.造模后的病理变化  术后12h心肌坏死区组织切片,见细胞轮廓仍保持完整,细胞质呈明显嗜伊红性,横纹消失,可见核固缩、破碎和核溶解,梗死区周围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呈典型的凝固性坏死改变。在正常心肌组织切片,可见心肌细胞形态完整,界限分明,细胞质中横纹清晰可见,细胞核呈椭圆形。术后2天可见肉芽组织从周围长入梗死灶内,病灶周围有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出。术后2周梗死灶被肉芽组织取代变为疤痕。

5.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严格消毒,防止手术感染,手术创伤应尽可能小,严格无菌操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