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的烈性传染病-非洲猪瘟

来源:实验动物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9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12.jpg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猪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我国农业部《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将其列为一类疫病。

123.jpg

A非洲猪瘟病毒颗粒

B非洲猪瘟病毒粒子模式图(来源: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

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单一的、有囊膜的、存在于细胞质内具有复杂分子结构的双链DNA病毒。

根据B646L基因差异,将ASFV分为24种基因型。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的唯一成员,也是唯一可以由节肢动物(软蜱)传播的DNA病毒。

01 非洲猪瘟

流行史

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发现ASF后,该病在非洲大陆广泛传播,现主要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流行。

1957年ASFV从非洲传入欧洲南部国家并迅速蔓延,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采取扑杀和严格防控等综合措施将其扑灭。

ASF于2007年传入高加索地区以及俄罗斯等国家,并于2014年传入欧盟的东部国家地区。

2018年8月我国首次报道ASF病例,如今已蔓延至全国大部分省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由于缺乏具有保护效用的疫苗,ASF对多个国家的野猪和家猪构成严重威胁。

02 非洲猪瘟

流行病学

传染源:带毒野猪和发病家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含有病死猪组织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泔水、含非洲猪瘟病毒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钝缘软蜱。

传播途径:感染猪与健康易感猪的直接接触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饲喂污染的泔水、污染的饲料、垫草、车辆、设备、衣物等间接传播,或钝缘软蜱叮咬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易感动物:仅家猪和野猪。其它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均不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猪均对非洲猪瘟病毒易感。

非洲猪瘟可表现为特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四种形式。其严重程度与毒株、猪种及流行时间的长短有关。

03 非洲猪瘟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特急性(强毒力):高烧41℃~42℃,食欲不振,1~3天突然死亡。通常,临床症状和器官病变都不明显。

急性(强/中等毒力):在4~7天的潜伏期后,发热40℃~42℃,强毒力毒株感染死亡常发生在6~9天之内,中等毒力毒株感染死亡通常为11~15天。致死率接近90~100%。急性病例通常发病率、病死率高;耳、四肢、腹背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呕吐、腹泻或便秘;偶见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主要剖检病变为脾脏显著肿大,质地变脆;淋巴结水肿及整个淋巴结出血;肾脏表面瘀点(斑点状出血)。

132.jpg

141.jpg

A整个淋巴结出血  B肾脏表面瘀点  C 脾脏显著肿大

亚急性型(中等毒力):通常在7~20天内死亡,致死率接近30%~70%。临床症状与急性型观察到的临床症状相似(通常较轻)。主要是出血和水肿,发烧,食欲不振,行走困难,关节常会因积液和纤维化而肿胀。也可能出现肺炎症状。

慢性(低毒力):慢性非洲猪瘟通常死亡率低于30%。慢性感染或源于自然致弱的病毒,或疑似弱毒疫苗的田间试验。感染后14~21天开始轻度发烧,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通常还出现皮肤红斑、凸起和坏死,剖检肺部伴干酪样坏死的肺炎、纤维性心包炎,以及淋巴结肿大及局部出血。

151.jpg

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动物可以从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中恢复,并作为病毒携带者成为潜在的持续感染者。但这种持续感染的生物学基础尚不明确,也不清楚持续感染在疾病流行病学中扮演的角色。

04 非洲猪瘟

治疗

a. 无有效治疗措施。

b. 疫情发生时,根据地方疫控部门要求采取行动。

c. 扑杀确诊动物和有接触的动物,可能需要全群扑杀。

d. 限制生猪转运。

05 非洲猪瘟

实验室检测

对于ASFV的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其中核酸检测可以直接检测到动物、环境、物品是否携带病毒,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做核酸检测可能会存在漏检,因此,还需要定期对猪群做抗体检测。

检测抗原或抗体所需采集的样本包括血液样本、动物脾脏、淋巴结、肝脏、肺、肾等组织样本、动物口腔液、粪便、饲料、环境拭子等。样本采集后应尽快提交给实验室,如无法及时送样应储存于-20或-80℃。

06 非洲猪瘟

消毒剂的选择

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有较强的酸碱耐受性,在感染病猪组织以及在低温的条件下病毒存活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乃至数年,但对热的抵抗力较弱,一般的消毒措施都可以将病毒杀灭。

a. 最有效的消毒剂是去污剂、次氯酸盐、碱类及戊二醛。

b. 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

c. 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

161.jpg

07 非洲猪瘟

日常防疫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控制和预防ASF的重要举措。

1、清洁消毒:对圈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病猪的胴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2、人员:应尽量减少设施访问人员的数量,并要求进入前清洁和消毒鞋靴,更换衣物和鞋类后方可允许进入,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养殖场主或近期接触过生猪的。设施或饲养场内,在隔离或解封前禁止设备共享,减少不同楼宇或生产单元间的交叉。

3、动物转运:动物的装卸载应在特定的区域完成。装运前,应对卡车进行清洗、消毒。尽量做到专车专用。

4、在可行的情况下,封闭动物群,避免引入新的实验猪。新购买的动物应有可信赖的来源,并检疫隔离至少14天

5、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管理,不同日龄和批次分开饲养。

08 非洲猪瘟

防控措施

由于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多元化、饲养密度大、应对类似传染病经验不足,使得疫情不断扩散并呈现全国蔓延态势。病毒的蔓延不仅影响商品猪的生产,也对实验动物物种小型猪影响深远。

小型猪饲养场的产业化程度低,部分养殖场管理水平落后,防疫意识缺乏,导致本就产能不足的供应市场在非洲猪瘟疫情的肆虐下雪上加霜。

在疫情复杂的背景下,饲养场应当加强饲养管理,挑选优质的种猪供应场,适当减少引种频次,做好新到动物的隔离驯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引进生产群的风险。新到动物检疫、检测合格方才并入大群。

生产模式方面,如能做到批次化管理,动物全进全出,将更有利于病原的控制。人员和车辆方面,应采取隔离措施和限制进入猪场的规章制度,明确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降低交叉污染风险。运输动物的车辆和司机,是病原体在猪场之间,猪场和设施设施之间的重要传播媒介,应专车专用,每次用完后须彻底清洗消毒。

最后关于疫苗方面,已有研究表明灭活疫苗不能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甚至可能有ASFV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而自然致弱毒株存在一些副作用,大多数猪接种一定剂量疫苗后会发生严重的免疫副作用,包括肺炎、运动障碍、坏死灶、流产和死亡。

为了降低疫苗毒性,出现了一些基因缺失弱毒疫苗。与传统的自然选择或体外选择弱毒疫苗相比,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但仍会保留不同程度的毒性。

我国现已有该类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期望能成为控制ASFV的武器。亚单位疫苗作为最安全的疫苗类型,也一直被广泛研究。目前在研究的亚单位疫苗虽未见明显毒性但仅能诱导机体产生部分免疫,故离真正的疫苗尚有一段距离。

总体而言,在尚无可用疫苗的情况下,对ASFV的防治目前只能依靠综合性防控措施。人员、车辆、动物等的严格管控是阻断ASFV的重要措施。广泛的检测、带毒猪只淘汰及猪群净化是防控ASFV的重要手段。ASFV是对实验设施和饲养场的一次重大考验,严防死守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Boshoff C.I., Bastos A.D., Gerber L.J., Vosloo W. Genetic characterisation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es from outbreaks in southern Africa (1973–1999)Vet. Microbiol.2007;121:45–55. doi:10.1016/j.vetmic.2006.11.007.

2.Bastos A.D., Penrith M.L., Cruciere C., Edrich J.L., Hutchings G., Roger F., Couacy-Hymann E., Thomson G.R. Genotyping field strain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by partial p72 gene characterisation.Arch. Virol.2003;148:693–706.

3.Anderson E.C., Hutchings G.H., Mukarati N., Wilkinson P.J.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nfection of the bushpig (Potamochoerus porcu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disease.Vet. Microbiol.1998;62:1–15. doi:10.1016/S0378-1135(98)00187-4.

4.Kleiboeker S.B., Scoles G.A., Burrage T.G., Sur J.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replication in the midgut epithelium is required for infection of ornithodoros ticks.J. Virol.1999;73:8587–8598.doi:10.1007/s00705-002-0946-8.

5. Beltrán-Alcrudo, D., Arias, M., Gallardo, C., Kramer, S. & Penrith, M.L. 2018非洲猪瘟:发现与诊断-兽医指导手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动物生产及动物卫生手册》第19册, 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共86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