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如何应对疫情?专家:防控越精准,效率越高成本越小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据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的最新通报,奥密克戎毒株已在有数据可查的大多数国家取代了德尔塔毒株。世卫组织还提醒,奥密克戎可能不是最后一个变异株,在未来朝什么方向变异,仍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我国近期也有本土聚集性疫情报告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有的疫情由国际文件快递感染引发。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如何避免“一刀切”又不让疫情“卷土重来”?专家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途径又有怎样的研判?


多地“零新增”,疫情渐收尾,卷土重来可能性不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当前疫情形势时表示,国内此前发生的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向好的态势。天津1月21日首次出现了社会面的病例清零,河南郑州和许昌1月20日首次出现零新增病例,陕西西安1月18日首次出现零新增病例,进入收尾阶段,其他多地疫情社区传播风险也在逐步降低。


“事实证明,我国采取的防控策略和措施行之有效,符合我国实际。”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我国疫情防控从突发疫情的应急围堵阶段,到常态化防控的探索阶段,再到目前的全链条防控“动态清零”阶段,能够较好地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即使出现了疫情,我们也可以快速发现,快速划定风险区域,快速处置。因此,总体上分析,因春节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导致大规模疫情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不大。”梁万年说。


更加精准,兼顾新春佳节和疫情防控


当下,我国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基本上都能实现在1—2个最长潜伏期内把疫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


防控越精准、效率越高、防控成本越小,越能最低限度地影响生活。“最早的时候,我们防控是以省为单位,后来逐渐到以地市为单位,到县为单位划分高、中、低风险区,现在逐渐精准到街道、社区,甚至是门楼。”梁万年说,精准防控、精准保障人民的生活、就医等日常需求,使疫情防控更具温度、更具人文关怀。


梁万年呼吁,春节期间各地政府应通过精准流行病学调查、精准划定密切接触者、精准划定管控范围,最大限度地避免“一刀切”。


五个“第一时间”,让疫情更早发现


最近国内几起聚集性疫情都存在隐匿传播时间较长的情况,疫情早发现的能力如何再提高?


回应这一问题时,贺青华表示,早发现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提高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和质量、发挥发热门诊等“哨点”作用、完善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等,我国已经建立了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提高信息研判的及时性、准确性,尽可能第一时间发现重点人群中的潜在感染者、第一时间发现可能的被感染者,第一时间发现社区的潜在感染者。


此外,各地还坚决落实“逢阳必报、逢阳即报、接报即查”的方针,在对初诊阳性副本复核的同时,要同步启动流调、核酸检测、隔离点安排、社区管控等应急处置措施,尽可能第一时间处置好确诊病例。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态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所有符合条件的阳性样本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力争第一时间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病例,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防控措施。


奥密克戎经文件传播,有待进一步研究


针对此前北京海淀出现的奥密克戎毒株经国际文件快递引发本土感染的事件,贺青华援引专家研判分析结论认为,目前非冷冻入境物品导致境内人员感染的证据尚不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还需要密切观察和评估。


贺青华解释,在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在不同的物品表面病毒存活的时间也有差异,在纸巾和印刷品等材料上存活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低温、潮湿、密闭和病毒浓度高的条件可能会延长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常用的消毒剂可以快速灭活新冠病毒。从全球研究和防控实践看,新冠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传播,由污染物品导致人感染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当前控制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仍然是防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尽管如此,战术上要重视它,做到不侥幸、不轻敌、不松劲,严格落实日常的一系列防控措施。”贺青华说。

Baidu
map